臉書粉絲專頁,PO 文效果大降!
有在經營臉書粉絲團的各位小編、該編、這編、那編,看完達摩媒體、紅門互動 CEO 許景泰 Jerry 的 po 文不知道是不是也深有所感呢?Jerry 的貼文一發佈,立即引發廣泛地迴響;看來不少粉絲團經營者都感受到演算法的「壓力」,許多人留言分享自家的經營經驗,以下幫大家綜合整理幾個重點:
1. 不少不滿萬人的粉絲團貼文效果還比破萬粉絲團好,按讚數更多。也代表粉絲書數多寡不一定代表影響力強弱。
2. 貼文不再看「量」,而是「質」。質好才有效。
3. 貼文有梗是基本,重點是各位經營者要想辦法穩住基本盤(鐵粉),不然只會流失的更快。
4. Facebook 每個月都會微調,但不變的是曝光度是漸漸降低。
5. 貼文推出後的首批(約第一成)讀者是關鍵,他們的反應影響到之後的觸及人數。
6. Facebook 會監測粉絲閱讀你的內容的時間,以此核定粉絲頁的使用者體驗。
7. 訊息太多,內容互相稀釋。比起提高粉絲數,提高觸及率較重要。
8. 夠精的粉絲團,如果更專注,粉絲團效果還是表現不錯。但大多數已經分眾卻也分散了!
總結來說,Jerry 認為因粉絲專頁愈來愈多、文章愈來愈多,如果經營者想要增加曝光機會,Facebook 希望你能加強廣告投放,就是逼你花錢的意思啦,可是買廣告真的是必勝招數嗎?
「買廣告,可能最明顯是觸及人數增加,但按讚數增加有限(內容有梗才是真問題),而分享數多寡又涉及這篇文章加了廣告是否更多人看到….
整體而言:
1. 粉絲數多不代表影響力大
2. 貼文的接觸率愈來愈低,很多粉絲專頁一天 PO 很多則,試圖拉高整體接觸率,以及提高命中ㄧ篇”爆文“的機率(命中ㄧ篇,勝過多篇)
3. 最終社群經營,因著粉絲專頁愈來愈多,文章愈來愈多,FB 希望你加強廣告投放,會促使社群經營上,必須做更大的改變!」
要想不買廣告而獲得最高曝光效益,老話一句,社群經營者還是只能回歸到基本,努力「經營粉絲」,而且想辦法擺脫平台的桎梏,培養直客、重度黏著者。
想增進你的數據分析能力嗎?TechOrange 提供你最有效率的 Google Analytics 學習法!立馬點擊下圖前往活動頁報名。
延伸閱讀:
多益證書不夠看,加上 Google Analytics 認證才能脫離魯蛇身份
行銷菜鳥絕對能懂的 GA 十補帖,連我都看懂了!
誰不靠 Growth Hacker ?創業打天下不可或缺的大將
學會「新」行銷五招,搖身成為公司最不可欠缺的寶 ── 流量駭客
天天想破頭增加用戶的創業者,你聽過 Growth Hacking 嗎?
(此臉書貼文已獲作者授權轉載;圖片來源:Sean MacEntee,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