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Andreas Raptopoulos 與他的團隊試著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導航無人飛機時,他們乘坐的卡車就這樣硬生生的卡在泥沼當中,雖然這是個不好的消息,但也確定了無人機的可行性。

Andreas Raptopoulos 是新創公司 Matternet 的執行長與共同創辦人,公司主要的業務當然就是建造無人機,但他喜歡更精確的字眼「小型無人運送載具」(small unmanned aerial delivery vehicles, UAVs) 。

因為三年前的靈光一現,讓他有了創立公司的想法。他意識到整個地球有十億人口居住在缺少常設道路系統的區域,所以無人機可以是個運送重要物資,例如藥物等的最佳管道;而這也是為什麼 Raptopoulos 的卡車會困在肺結核肆虐的巴布亞紐幾內亞。

Matternet 更與國際援救組織「無國界醫生」合作,測試這樣的飛行載具是否適合在村落間傳遞治療肺結核的藥物。測試階段的兩個星期,許多卡車都困在泥沼當中,但幸運的是,無人機都能經由行動裝置的應用程式操控來完成預定路線飛行,還能承載患者唾液樣本飛行至 25 公里範圍內的醫院。

Matternet 的無人機成功的重要關鍵是在「操作」上,就算是一個沒有受過技術性訓練的人都能直覺性的操作。甚至一個對於智慧手機知識相當缺乏的人都能操控無人機來傳遞食物和各種醫療資源。此外無人機的外型設計更是毫不馬乎,Raptopoulos 認為他們的產品可以說是無人機領域的蘋果電腦。

而目前運送物資的無人機已逐漸掀起話題,受到極大的關注。除了 Matternet,另外也有許多公司正在積極地研發無人機,來提供更快速的服務。像是德國公司 DHL 將使用一整隊的無人機「parcelcopters」攜帶醫療資源飛往德國位在北海旁的小島 Juist。他們一年前就開始測試,第一次測試選在 DHL 辦公室外:

而為了讓無人機能抵擋北海的環境,他們更在包裹外加裝了防水間隔,確保運送的完成。

至於政府方面,DHL 則與相關機構共同研擬出了只有無人機能飛行的限制區,不但不能飛越房屋上空,並且在淨空其他飛機的情況下才讓無人機上路。

另外,美國網路購物龍頭 Amazon 也在去年釋出了 Prime Air 無人機的測試影片,但是離實際運送貨物確實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最後,搜尋引擎大佬 Google 也發表了 Project Wing 在澳洲的測試影片,完成了短距離的貨物運送,但與 Amazon 一樣,Google 也還未實際的宣布這項服務的啟用。

Google 與 Amazon 還無法正式啟用無人機除了還未完成產品的研發外,美國聯邦航空總署也還未批准無人機運送包裹,目前只允許六家電視與電影公司使用無人機拍攝節目與電影,不過未來開放運送貨物還是指日可待的。

(圖片、資料來源:BusinessI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