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創業家 Eric Ries在其著作《精實創業:用小實驗玩出大事業》 一書中提出了「精益創業」(Lean Startup)的理念,其核心思想是,開發產品時先做出一個簡單的原型—最小化可行產品( 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然後通過測試並收集用戶的反饋,快速迭代,不斷修正產品,最終適應市場的需求。
然而,即便是最小化可行產品,其開發和測試過程也絕不是簡簡單單的。如何測試你的 MVP,如何有效地獲取用戶的反饋也是一門複雜的學問。UX 設計軟體 UXpin的負責人 Christopher Bank 發表在 TNW 的文章為我們提供了測試 MVP 的 15 條好方法。
1. 用戶訪談
在創業過程中,沒有嚴格的定理,只有各種不同的意見和假設。而驗證各種觀點是否正確的重要途徑就是與真實的用戶進行溝通,向用戶解釋你的產品能解決他的什麼需求,然後詢問他們對於你產品不同部分的重要性是如何排序的。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再對產品進行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用戶訪談應該著眼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向受訪者推銷產品。
2. 登陸頁
登陸頁是訪客或潛在用戶了解你產品的門戶,是介紹產品特性的一次營銷機會,也是在實戰中驗證 MVP 的絕佳時刻,你可以藉此了解產品到底能不能達到市場的預期。
很多網站的登陸頁都只是要求用戶填寫 email,但是實際上登陸頁還可以有更多的拓展,例如增加一個單獨的頁面來顯示價目表,向訪客展示可選的價格套餐。用戶的點擊不僅顯示了他們對於產品的興趣,還展現了什麼樣的定價策略更能獲得市場的認可。
為了達到期望的效果,登陸頁需要在合適的時機給消費者展現合適的內容。同時,為了準確了解用戶的行為,開發者也應該充分利用 Google Analytics、KISSmetrics 或 CrazyEgg 等工具統計分析用戶的行為。
3. A/B 測試
當你不確定如何才能有效地提升註冊率和轉化率時,可以嘗試 A/B 測試。開發兩版頁面,然後將這兩個頁面以隨機的方式同時推送給所有瀏覽用戶,然後通過 Optimizely、Unbounce 或 Google Analytics 等分析工具,了解用戶對於不同版本的反饋。
4. 投放廣告
這一點可能和傳統的觀點相悖,但實際上,投放廣告是驗證市場對於產品反應的有效方法。你可以通過 Google 和 Facebook 等平台將廣告投放給特定的人群,看看訪客對於你的早期產品有何反饋,看看到底哪些功能最吸引他們。你可以通過網站監測工具收集點擊率、轉化率數據,並與 A/B 測試結合起來。
但是請注意,搜索廣告位的競爭非常激烈,所以,為 MVP 投放廣告的主要目的在於驗證市場對產品的態度,不要一味地追求曝光量,用戶對於產品真實的反饋才是無價的。
5. 籌款
Kickstarter 和 Indiegogo 等眾籌網站為創業者測試 MVP 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創業者可以發起眾籌,然後根據人們的支持判斷人們對於產品的態度。此外,眾籌還可以幫助創業者接觸到一群對於你的產品十分有興趣的早期用戶,他們的口口相傳以及持續的意見反饋對於產品的成功至關重要。
Kickstarter 上已經有了許多成功範例,比如電子紙手錶 Pebble 和遊戲主機提供商 Ouya。他們在產品開發出來之前就 籌得了上百萬美元,並且取得了巨大的迴響。
當然,如果想在眾籌網站上收到良好的效果,就需要有說服力的文字介紹,高質量的產品介紹影片以及充滿誘惑力的回報。
6. 產品介紹影片
如果說一張好的產品圖片勝過千言萬語的話,那麼一段高質量介紹視頻的價值則不可估量。最著名的例子就是 Dropbox 驗證 MVP 時所發布的影片了。這段影片介紹了 Dropbox 的各項功能,註冊用戶一夜之間從 5000 暴增到 75000,當時的 Dropbox 甚至連實際的產品都還沒有。
7. 碎片化的 MVP
所謂碎片化的 MVP 是指利用現成的工具和服務做產品的功能演示,而不要完全自己開發。
在團購網站 Groupon 的早期,創始人們使用了 WordPress、Apple Mail 和 AppleScript 等工具,將網站收到的訂單手動生成 PDF 發給用戶。自己花時間和金錢搭建各種基礎設施,遠不如利用現成的服務和平台,通過這種方式,開發者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
8. SaaS & PaaS
在產品開發的初期,不要在服務器方面投入太多,可以利用的工具太多了,比如:AWS、 Heroku、MongoDB、Facebook Connect、Chargify、Mixpanel、Mailchimp、Google Forms 、LiveChat、WordPress、Drupal 等等。利用這些服務和平台能夠加快你的開發過程,盡快將你的 MVP 推向市場。
設計和開發框架也能夠有效地節約時間和金錢,可選擇的範圍很大,比如 Twitter Bootstrap、 ZURB Foundation、Ruby on Rails、Django、bootstrap.js、Node.js 等。這些框架或目錄提供大量文檔,能夠幫助你很快的搭建起 MVP,推向市場。
此外,很多開發者所面臨的瀏覽器兼容性、移動端界面設計、代碼優化等問題也能夠輕鬆解決。你需要做的,就是集中註意力開發產品。
9. Blog
通過 blog 可以很容易的在目標群體中驗證自己的想法,通過雙向的交流可以在 MVP 開發過程中及時收集用戶的反饋意見。
此外,blog 也可以作為你產品的早期原型,《精實創業:用小實驗玩出大事業》的作者 Eric Ries 就是先在 blog 上與讀者有了一定的交流,後來才開始寫作。通過 blog 可以了解受眾的觀點,並刺激他們將來買書的慾望。
10. 虛構的 MVP
在產品的早期,除了製作影片和建立代碼框架,你還可以利用虛構的 MVP,在產品開發出來之前人工模擬真實的產品或服務,讓消費者感覺他們在體驗真實的產品,但是實際上產品背後的工作都是手工完成的。
鞋類電商 Zappos 剛剛起步時,創始人Nick Swinmurn 把本地商店鞋子的照片放在網站上,來衡量人們在線購買鞋子的需求。當有人下單時,他再去把鞋買回來。
這種方法雖然規模很小,但是能讓你能夠在產品設計的關鍵階段跟消費者保持良好的交流,了解消費者使用網站時的一手訊息,更快捷地發現和解決現實交易中消費者遇到的問題。對於消費者來說,只要產品夠好,誰在乎背後是怎麼運作的。Zappos 最終非常成功,在 2009 年以 12 億美元的價格被亞馬遜收購。
11. 貴賓式 MVP
貴賓式 MVP 和虛構的 MVP 類似,只不過不是虛構一種產品,而是向特定的用戶提供高度定制化的產品。
服裝租賃服務 Rent the Runway在 測試他們的商業模式時,為在校女大學生提供面對面服務,每個人在租裙子之前能夠試穿。Rent the Runway 通過這種方式收集到大量顧客的真實回饋以及付費的意願。
12. 數碼原型
實物模型、線框以及原型可以展示產品的功能,模擬實際的使用情況。這些原型既可以是低保真度的框架,也可以是展示實際用戶體驗截圖。
13. 紙質原型
紙質原型與數碼原型類似,既可以是剪貼畫,也可以是在紙上手繪的框架,用來展示用戶使用產品的體驗。
紙質原型的優勢在於,不論是產品經理還是設計師,亦或是投資者、最終用戶都可以利用。而且不需要太多的解釋,因為它給你的就是實際產品的縮影。
對於手機、椅子等實體產品的開發來說,這種方法是非常有價值的。
14. 單一功能的 MVP
在做最小化可行產品時,專注某個單一功能會更加節約開發時間和精力,避免用戶的注意力被分散,讓他們關注到產品的主要功能。
Foursquare 在上線之初只是為了讓用戶可以在社交媒體上打卡。他們的第一版 app 也僅有這一個簡單的功能。Buffer最初就是定時發 Twitter,每個用戶只能綁定一個 Twitter 帳號。
這種限制幫你縮小了早期用戶的範圍,讓你關注更重要的問題,比如測試產品是否適應市場等,而不要擔心亂七八糟的事情。
15. 預售頁面
預售與眾籌類似,幫你找到潛在客戶,甚至在你的產品開發出來之前就吸引他們購買。
比如說 Oculus Rift 這款 VR 設備,在開發者版本投產之前就發布了預售頁面。很多在 Kickstarter 上眾籌的項目也是以預售的形式進行。通過預售,你可以了解到人們對於產品的需求到底有多大,考慮是否還要繼續項目。
預售所面臨的挑戰在於能否如約發貨。沒有人喜歡虛無縹緲的東西,消費者給了你信念上和資金上的支持,你必須對他們負責,不能辜負了他們。
出發吧~
從某些方面來說,開發 MVP 增加了很多額外的工作,進行產品迭代、驗證需求都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在測試 MVP 時一定要避免不必要的細節,根據不同的產品選擇不同的方法。最終,你需要將驗證過的 MVP 轉變成真正的產品,接受市場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