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找名人嗎?7 個名人加持身價爆漲的網路服務在這!

一家公司的知名度或一個產品的銷售量,取決於其品牌的好壞及價值的高低,但除了內容物的品質,外部的包裝也相當的重要。很多人都在探討,明星的背書對於公司和產品的影響是否真的很大也很重要,然而這問題其實不該這麼問,應該是說,影響必定有,但其成功的時間長短就不盡然是好的結果。

先前,TechCrunch 列出一長串的名單,內容是關於某些靠著社會名流家持,紅極一時,可惜卻曇花一現的新創公司和產品。他們這次再翻翻資料,發現其實還是有很多公司藉著明星的光圈,賺進大筆財富。現在就讓我們看看到底有哪些成功的例子吧!(或許某些你我都正在使用喔)

  • 家的概念,人人嚮往- Jared Leto

TechCrunch 今年稍早於 BoxWorks 後台採訪 Jared Leto,歌手兼演員的他於此透露其最滿意的投資為智慧家居公司 Nest,不管是可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或 PC 遙控的恆溫氣,以及能偵測煙霧與一氧化碳的警報器,大大小小的產品應有盡有,也因此 Google 在今年一月已斥資 32 億的天價收購了 Nest,藉此強化 Google 的產品線與服務。

  • 「因為愛你,所以不管你在哪,我都要跟著你」- Justin Bieber

Shots,一個給大家發動態、自拍和交友的社群平台,這麼樣老套的 app 到底如何生存下去的呢?一切都歸功於前任少婦女殺手冠軍 Justin Bieber!雖然大家對此的嚐鮮期已過,使用人數也可說是像滑鐵盧般地下跌,但令人驚訝的是,仍然還是有死忠使用者對此不離不棄,不意外地,大多數其實都是那些已溺死在 Justin Bieber 寶貝愛河的粉絲們,果真是好一個 Justin Bieber 啊!

  • 「不只有令人稱羨的皮囊」- Jessica Alba

自 2011 年起,Jessica Alba 開拓事業的第二春,與作家 Christopher Gavigan 和知名創業家 Brian Lee 創立主打天然嬰幼兒用品及服務到家之清潔產品的良心品牌 The Honest Company,於 2014 年 8 月,公司營收已高達 700 萬,現今其企業價值已有 10 億之多。這位美國甜心,溫暖電影迷的心,也溫暖你我的心啊!

  • 「掏錢不手軟,我樂意我投資」- Leonardo DiCaprio

Mobli,一款與 Instagram 相互較勁的 app,主打自己是一個極視覺化的社群平台,使用者可以依據上傳者、地點以及主題等分類來瀏覽自己想要的東西。Leonardo DiCaprio 自掏腰包,花 400 萬之鉅額不顧一切地投資這款程式,並於 2011 擔任其顧問一職,他的支持為 Mobli 引來許多其他名人的關注。

  • 「為笑不欲人知」- Will Ferrell & Judd Apatow

Funny Or Die 總用他們獨特的幽默感讓大家笑到胃抽筋,他們不只擁有自己的 Funny Or Die 團隊,許多知名的演員也會上傳自己所拍的小短片。此外,他們還有一套專給使用者的評分系統,「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影片的去留就決定在使用者的手上。但,你們知道這樣一個令人笑呵呵的網站是 Will Ferrell 和 Judd Apatow 創辦的嗎?而且 HBO、Sequoia Capital 和 SV Angel 也伸出援手資助過他們。

  • 「女神降臨,光芒萬丈」- Lady Gaga

Backplane 專為名人或大品牌創立社群網站,透過前任 Google 執行長 Eric Schmid 的超強領導以及女神 Lady Gaga 的站台和資助,Backplane 的使用者人數飆高。今年,Backplance 決定要轉型,成為一個任何人都能建立自己「荷包賺飽飽」的社群網站平台,這個改變其實主要是為了品牌經營者,讓他們自己掌握網站營運及粉絲動態的權力。

  • 「聰明之舉,荷包滿滿」-  Kutcher

男演員 Kutcher 多年前砸下一大筆錢投資 Airbnb,這個舉動成為大家討論他的一個話題。雖然荷包縮水,但現在他的口袋卻深不可測,因為相較當時他買進的價錢,現在的股值已翻漲了好幾倍。於 2011 年,記者詢問他有關投資的小秘訣,想當然主要是有關投資 Airbnb 一事,而謙虛的 Kutcher 技巧性地躲避了這麼問題,回說:「跟其他在這塊領域打滾多年的人來比,我也只是個菜鳥。」

  (資料來源:《TechCrunch》;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