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小的金色電路板——能將你視為購買者的特定攜帶物——能放進手機、平板、或其他能用行動網路的裝置。使用 GSM 系統的電信業者像是 AT&T 以及 T-Mobile,自有記錄以來應該都是使用 SIM 卡。CDMA 系統的業者像是 Sprint 以及 Verizon 在進入第四代通信技術後也開始使用。蘋果則是相當痛恨可拆式 SIM 卡,大概從第一支 iPhone 問世時就開始了吧。大家也知道他們一直以來都在找尋內崁式、無法移除式的 SIM 卡的可能性。

終於,iPad Air 2 以及 mini 3 的使用上,蘋果決定要使用重新設計過的 SIM 卡,

還是一樣可以在載具間替換,但能讓使用者自行選擇通訊商。他叫「Apple SIM」但並不是所有裝置都適用,而且目前還是可拆除的 SIM 卡。基本上,再過個一年到兩年,Apple 裝置大概不會再需要拆除 SIM 卡,小開關大概也不會再出現了。

每次  iPhone 想要扭曲 SIM 卡的公式,總會大獲全勝。

看看 2007 的初代 iPhone,要打開那小小的托盤裝進 SIM 卡還得用迴紋針才有辦法戳進那小小的開關。但到今日,許多蘋果旗艦手機還是使用這樣的裝置,「SIM 卡小工具」(小小一個容易弄丟又容易刺到自己的小工具)應運而生。

接著是 3FF(俗名:micro-SIM),在 2010 初代 iPad 時出現。在當時,這樣的舉動並不有趣,因為它打破了 GSM 系統裝置的兼容性,讓你在使用 iPad 網路分享上有極大的困難,雖然慢慢的開始支援這樣的 SIM 卡,但還是得要使用一種易壞又難找的轉接器來讓他在每個地方都能使用。而蘋果就此不再回頭,同年推出的 iPhone4 同樣也使用 micro-SIM。

到了 4FF 幾乎又是一次事件重演,也就是現在 iPad 以及  iPhone 所使用的 nano-SIM。但這是首次蘋果戰勝了其他手機製造商的聯合所開發出的 nano-SIM 卡,幾周後,新開發的 nano-SIM 卡就和 iPhone5 一同問世。通訊商與競爭的手機商又要再一次的跟進蘋果(甚至今年發行的 Samsung Galaxy S5 都還是搭載舊型 micro-SIM)

Apple 特別的地方就在,市場給予他極大的權力,甚至高過電信商;Apple SIM 就是 Apple 對電信商的挑戰,擁有 Apple SIM 的使用者能夠在 iPad 的電信網路選單中任意選擇目前已與 Apple 合作的電信公司提供的服務,不但不需抽換 SIM 卡,也能避免過去被電信商綁約 12 至 36 個月的情形發生。目前只有少數通訊商與 Apple SIM 配合,像是:AT&T、T-Mobile、Sprint、EE 等。

如同搭配初代 iPad 問世的 micro-SIM,可想而知的是,下一代的  iPhone 勢必會搭載 Apple SIM,想加入合作行列的電信商就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刪去 SIM 卡插槽的設計大概也是預料之中的事了!

可拆式 SIM 卡的消失,對於 GSM 電信系統的用戶來說確實是更自由的象徵,但是蘋果所發展出的 SIM 卡革命:從 mini-SIM 到 micro-SIM 再到 nano-SIM,已經把整個市場弄得支離破碎了,如果照這樣的發展模式,勢必會引起電信商的大戰,畢竟切換電信業者變得越來越容易了。

(圖片、資料來源:The V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