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行銷最大困局-行銷人和科技人互不瞭解

TO 人物簡介:亞洲廣告聯盟(AFAA)副主席蘇雄,台灣廣告界重量級人物,推動成立「台灣廣告節」,對台灣廣告界貢獻良多;曾任職 IAA 國際廣告協會全球副會長及台北分會理事長、BBDO 廣告公司亞太區董事長,擁有多年帶領國際廣告集團的豐富經驗。

在經過數次的信件往返下,總算是和擁有廣告界「空中飛人」封號的 AFAA 副主席蘇雄敲訂了這場訪談。這次訪談緣起於即將在今年 11 月 12 日於台北舉行的 Digi Asia 數位亞洲大會,這場每偶數年在台灣舉辦的亞洲區數位行銷盛會,是由 TAAA 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代表台灣與韓國角逐向亞洲廣告聯盟(AFAA)積極爭取,在激烈競爭之下台灣獲得主辦權,預計將吸引千人以上亞洲國際數位行銷產業專業人士來台。而促成這場大會的重要推手就是 AFAA,所以 TO 特別邀請了 AFAA 副主席蘇雄來談談對亞洲數位行銷和新創產業的發展。

  • 好的行銷人就是要別人更早覺察到「變化」

Digi Asia 2014 的主題設定為數位超越想像,聚焦在因數位科技而持續改變的人類生活型態,面對這樣變化,行銷傳播產業該如何因應這一課題上。將在 Digi Asia 大會擔任數位溝通議程主持人的蘇雄看到目前數位科技對於行銷產業的影響,他表示行銷人員要敏銳觀察到「關係的變化」,如何把那「關係」連繫好就是行銷人員要做的事。

「過去的行銷是什麼,一切都是單向傳播,人的生活、接收訊息的方式,就是單向傳播;但現在從智慧手機、電視 set box 等,讓每個人都成為了傳播的源頭,也就是每個人都成為了媒體,訊息內容變得更多元化。這意謂著什麼?人和朋友的關係,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都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單向傳播的時代早就已經過去了,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大大地被拉近,粉絲頁上的分享文就是品牌在和用戶說話,而下方的用戶留言、按讚,就是用戶與品牌的互動方式。隨著未來穿戴式裝置的發展,將會更大規模地影響人們接收/傳送及品牌接收/傳送訊息的方式。蘇雄就這一點特別提到了:

「過去行銷手法因訊息內容的創新、平台的創新而改變,現在最重要的是載具創新而牽動的行銷手法的革新;就以穿戴式裝置來看,我們加上了用戶數據的分析,就能夠適時適地的提供用戶所需的資訊,針對個人推播訊息,讓品牌和用戶有更深度的互動。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超市裡,透過裝置,商家能夠依消費者所處的貨架位置而推播該區域的特價產品給消費者,這就是過去的行銷無法做到的。而我們從事傳播行銷的人就是要更早去瞭解這些變化,提前洞察趨勢,持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 傳播人和科技人互不交流,新生代缺乏國際視野

談及行銷產業生態受到科技演進所帶來的影響,目前全球因科技發展而興起的新創產業也是本次 Digi Asia 的重點議程之一,Digi Asia 會上將會有 15 組來自亞洲各國的團隊上台 Demo;這場活動不單單是行銷人來參加,科技人才也一同交流。為什麼會希望把科技人也帶到這場行銷盛會上呢?蘇雄提到目前數位行銷界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行銷人和科技人互不交流。因為科技演進,很多的行銷方法不單單只有創意就夠了,你必須要有技術支援,如大數據分析、媒體自動購買、廣告演算等,這些都要有相關的技術知識才能理解;所以行銷人必須開始要充實自己 Programming 相關的知識,以因應未來因科技演進而發展出的各項行銷技術。老早就意識到技術知識對行銷人員有多重要的蘇雄,一直以來都關注著因科技而起的台灣新創產業,就他對新創產業的觀察,他提到了一個很嚴重的現象,那就是「新生代缺乏國際視野」這個問題。他說道:

「台灣有很好的基礎,無論是硬體、電子、軟體都是十分優秀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國際的能見度低,往往在國際會議上都是被邊緣化的一群。而在這樣環境下生活的新生代,國際視野普遍不廣,因此對於國外的產業情況沒有好奇心,產品做出來也沒有國際化的野心,這是我憂慮的地方。我們希望透過 Digi Asia 這場亞洲區數位行銷大會的舉辦,建立台灣亞洲科技中心的形象,也藉此提高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看到因為台灣在國際間的「位置」問題造成台灣新生代缺乏國際觀的現象,蘇雄除了希望新生代們能夠對國際事務多關心、多參與外,還特別針對新創產業中為數眾多的年輕公司或是團隊,提出了三點建議:

1. 創業之路要實際:雖然天馬行空的創意很重要,但切忌無知的樂觀,要確立明確的目標、評估想法、可行性、資金、時間和市場障礙。創業的死亡率超高,不要只看到那不到 1% 的成功案例。
2. 管理能力要成長:很多團隊獲投資後,人員快速擴張,團隊規模成長,但領導人的管理能力沒有成長,錯誤的管理方式,必然對團隊帶來傷害。
3. 品牌觀念要具備:在草創時期把產品或服務放在第一位是必然的,但是隨著公司的成長,觀念也要改變;品牌力是讓消費者想起你最重要的關鍵,要把品牌經營放在心裡。

更多 Digi Asia 資訊,請上 Digi Asia 2014 官網查詢

(首圖來源:Flickr,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