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Tesla 發佈了一款十分強悍的車型 —— Model S P85D,它搭載了四驅系統,0 到 96km/h 加速僅需 3.2 秒,足以媲美一眾超跑。Tesla CEO Elon Musk 將之稱為「巨大的」進步,它將四驅技術拉到了新的水準。
這輛車還有一項技術不容忽視,那就是輔助駕駛功能,新車配備了雷達、攝像頭等感測器,可以識別路標和行人。Autopilot 系統中的 12 個感測器能夠探測周圍車輛,實現自動巡航,自動泊車,以及主動刹車控制系統。
聽起來十分的炫酷屌炸天,事實上,Elon Musk 還表示,現在 Tesla 產線上生產的汽車都具備自動駕駛的硬體,包括未來的 Model 3,只待軟體技術成熟(要到 2017 年),便可通過空中升級的方式推送,使得已有的車輛具備輔助自動駕駛功能。
Tesla 已有的光環,加上 Musk 的個人魅力,使得 Tesla 的自動駕駛聽起來更加令人期待,人們很容易在明星公司上表現出這種心理,就像大家都在等待 Apple Watch 來定義智慧手錶行業一樣。但事實上,就技術而言,特斯拉並未有驚世駭俗的表現,它所應用的技術早已問世。
硬體上,Google 以及一眾汽車廠商早就在應用鐳射測距、雷達、攝影鏡頭、超音波等感測器。很多廠商也早就實現了小部分的自動駕駛,在電視上,我們經常看到以自動泊車為賣點的汽車廣告,主人公雙手離開方向盤,車輛還能自動找准停車位,這是自動駕駛最基礎的應用。
在未量產車型上,許多廠商也有做大量的工作。奧迪前陣子在佛羅里達州的高速公路測試了自動駕駛原型車 A7。該車配備了鐳射測距儀、雷達和攝像頭等。A7 的大腦是 NVIDIA 的 Tegra K1 晶片,它能即時處理多個感測器、攝像頭捕獲的資訊,以應對複雜多變的路況。奧迪研發的半自動駕駛系統可接管方向盤、刹車、加速踏板,適用於城市交通,該系統生效的速度上限可達到 60 km/h。
在 9 月份,美國加州政府給三家企業頒發了首批總計 29 張自動駕駛汽車許可證,許可證持有者可在加州的公共道路上合法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獲證的三家企業分別是 Google、賓士、奧迪。其中 Google 拿下 25 張許可證,賓士、奧迪各取得 2 張許可證。而早已聞名在外的 Google 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安全行駛了接近 70 萬英里,目前正在攻克惡劣天氣下的環境識別問題。
所以,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幾乎已經發展到了極限(或者說遇到瓶頸),自動駕駛還太遙遠,半自動駕駛正在蓄勢待發。凱迪拉克前不久表示計畫在 2016 年將半自動駕駛技術應用於旗下量產車,比 Tesla 要早一年。
不過,Tesla 之所以被稱為汽車界的蘋果,因為它和蘋果一樣,並非依靠過多炫酷但未經市場驗證的技術,而是博眾家之長,把技術變得簡單易用,使之容易被用戶接受。事實上,Musk 甚至表示,Tesla 也有可能和 Google 合作設計自動駕駛汽車。
罩著矽谷最熱公司的光環,加上 Elon Musk 過往顛覆性的記錄來看,Tesla 的自動駕駛仍然值得期待。畢竟,這是純電動汽車,被稱為帶著輪子的 iPhone,通過空中升級來支持自動駕駛,仍然是一項令人側目的產品設計。
只不過,在這樣一輛全身都聯網的設備上,再加上自動駕駛功能,安全性將是首要問題。
(本篇轉載自合作夥伴《ifanr》;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