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發佈於知名科技部落格《VentureBeat》,由新加坡國家發展協會(IDA)贊助發表。
去年六月新加坡宣布要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智慧城市,運用智慧科技來連結公共建設、工作環境及休閒娛樂。這個消息不只震驚的各國,也吸引了那些想觸及國際市場的創業公司和投資人前來。
新加坡的大小相當於一個舊金山市,因為地理位置優越,讓他獲得「 東南亞/ASEAN 創業中心」的美名。由於歷史因素,普遍英文程度高,讓他成為鄰近國家,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人才寶庫,同時也是 ASEAN 市場的大門,這個市場中大約有 6 億人口,而且行動裝置滲透率高達 110%。
- 銳不可擋的成長速度
9 月份的時候,新加坡有 4 萬 2 千個新創公司,聘請了大約 30.6 萬個員工─相當於這個國家 9% 的勞動力。政府也是幕後大功臣,積極推廣經濟發展,創造穩定的投資環境,主攻科技產業,不久之前,宣布將進入醫療科技產業,並投入 6 千萬的資金。同一時間,國家研究基金會的早期創業投資計畫(ESVF)宣布他們除了原本預定的 5 千萬資金外,將再投入 3 千 9 百萬給這些創業公司。
《亞洲創投期刊》公布,新加坡私人投資科技業,在 2013 年的達到 17.1 億元,相較於 2011 年的 2790 萬,成長非常顯著。
發展智慧城市當然不是隨便說說。最重要的部分包括都市計畫、公共服務整合、遠程醫療,當然少不了都市生活的安全與保障。首先就是要創造超級無線網路,全面安裝感應器已收集即時資訊,並拓展住家光纖網路的普及率。
- 成功因素:開放的貿易環境、高水準的生活
綜觀以上資訊,可以看出新加坡強烈想要打造智慧城市和國際級的科技環境,一點都沒有想要停下腳步的意思。當然,成功不是沒有原因的,他們擁有開放且透明的貿易投資環境;新加坡在 IP 保護和安全有相當良好的名聲,讓企業都能安心前來投資;高水準的生活品質;政府大力支持科技產業;多樣化的年輕人口(平均年齡 37 歲)。
不管是公共建設或企業,科技創新快速拓展到新加坡的每個角落,這也是為什麼 VentureBeat 會和新加坡 IDA 一起舉辦 “Smart Nation: Data Works.”的原因,會議將討論如何有效運用資訊企業和政府。
(資料來源:《VentureBeat》;圖片來源:William Cho,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