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Niceday:別再給我龍山寺 feat. 華西街了!台灣人要的是不一樣的旅遊體驗

今年,Niceday 剛擴增為 14 人。

離開大學、開始上班後,想要培養個興趣、找些新朋友、認識新妹子似乎都變得很難。該怎麼拓寬交友圈,讓自己的生活不被工作填滿?除了一百零一招的 KTV、陽明山夜景、逛夜市,在台灣我們還可以有哪些有趣的休閒活動?

就在我苦思尋找還有哪些特別的活動可以參與時,朋友丟了一個名字給我:「Niceday」。

咦?聽起來很耳熟。沒錯,《TO》曾在去年底分享過這支團隊的相關介紹:

身為成立 33 年的旅遊出版社二代經營者,Niceday 創辦人 Frank 有著居安思危的想法,所以企圖找到新的獲利模式,從傳統產業跨足網路產業,並親身去學習、投入不熟悉的產業環境。「現在不做網路,你才會泡沫化」Frank 說,對他而言,投入網路不是想不想做,而是一定要動作的事情,於是找了 Dean 加入團隊,製作出 Yourfix 平台,專門提供行程規畫的服務。

因為沒有技術背景,Yourfix 的建構全部外包,發生了產品延遲上線的嚴重問題,讓 Frank & Dean 繳了一大筆時間、金錢作為創業的學費,而也因 Yourfix 無法打到真正的 Business Model,讓他們決定轉型── 旅遊行程電子商務平台 Niceday 因而催生,並且在短期內獲得眾多迴響,得到平均每月營業額有 60 萬,平均客單價約 3000 元的好成績。

恰好距離上次的分享已時隔半年多,我們不禁好奇 Niceday 近來又有哪些新變化呢?因此我們就決定來跟 Niceday 的創辦人 Frank 嚴寬行聊一聊他們的創業歷程與近況。

  • 跑遍台灣,Niceday 挖掘出台灣人最喜歡的玩樂方式

Niceday 上線到現在已經一年三個月左右了,商業模式是以販賣旅遊體驗的服務為主,並以銷售出的訂單數和合作廠商分帳,拆帳比例約略在 15 至 30% 左右。

目前他們已經累積了 1 萬筆訂單、回購率 2 成的成績,儘管尚未打平收支,但 Frank 說他們有信心在今年底時達成月平的成績,並且在明年初的時候進行增資計畫。

現在看到 Frank 可以這麼有信心地說出這樣的團隊目標,但在這之前,他們可是熬過一段不長不短的創業陣痛期,才有了如今這樣的狀態。

怎麼說?Frank 告訴我們從創業以來他們一直在調整產品的內容,好不容易放棄 Yourfix 決定轉作旅遊電商後,他們就一直在琢磨什麼才是好的服務、他們 TA 需要的服務,而這中間也不免俗地經歷了不少挫折。

他說一開始結束 Yourfix 時,他和 Dean 曾想過要以銷售觀光巴士的行程為主,但跑遍全台,他們卻發現這些產品沒有優勢、沒有吸引力。因為這些服務都是些老掉牙的行程:龍山寺 + 華西街、士林夜市 … … 等市面上比比皆是的「經典行程」,而且這些巴士大多都跟許多國內外旅行社合作,並不缺乏通路。

面對這樣的境況,Frank 表示他們又再一次陷入尋找核心產品的煩惱之中,在這中間他們發覺與其面對廣大的外國遊客,不如先從自己熟悉的台灣人、台灣市場開始。花了一段時間,做過一輪休閒相關服務供應商的調查後,他們的目標漸漸清晰了。

他說「我們發現台灣人的交通基本上問題不大,所以這樣其實不是很需要一條線的服務。

但反過來我們需要提供的可能是一個點,讓消費者自己過去。那怎麼深入這個點,幫助遊客探索、認識當地的人文生態,甚至是美食,讓他們藉由一些體驗活動與當地產生互動就變成了我們的核心服務。」

這樣的想法在與 AppWorks 的 Jamie 聊過後更為深刻,因為 Jamie 告訴他們必須要跟消費者(TA)的互動頻率頻繁。Frank 解釋以旅遊來說一年兩、三次的接觸頻率已經算是多了,但如果要增加互動與接觸,那麼在服務中加入生活的元素,舉凡烹飪、手作都會是一個很好的觸及方式。

如此一來,Frank 說他們就將提供的產品範圍聚焦在使用者可以在平日、晚上、周末參與的活動,因此他們的服務有了一個明確的定調:周末下午的小旅行、假日的大冒險、平日的小確幸。

  • 提供精緻輕體驗服務,並用多元種類來抓住消費者的心

針對他們的三條主線,Frank 說有很多人會質疑說這樣的商業模式 OK 嗎?廠商的來源穩定、充足嗎?但「其實隨著我們越挖越深,台灣真的有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可以玩。」

Frank 說現在的人很喜歡去嘗試新事物,像是烏克麗麗、騎馬等都是,所以他們就去找這樣的服務,越特殊越好。他解釋現在他們也有將蒐集到的服務分類為親子、情侶等等項目,但其實觸及率都蠻平均的,不過他提到「戶外、接觸大自然」的項目算是不分 TA 最熱門的體驗服務。

他提到在他們的服務中,他們主打「都會輕旅行、玩體驗」。Frank 認為以往的體驗活動雖然相較便宜,但很多都是不停地在體驗中見縫插針行銷你購買會員或是課程。但是他們不這樣做,他們就是以合理的價位購買一次體驗(一次課程)的服務,讓消費者可以以客觀的角度去評判他需不需要長期的投入。不過,Frank 也說也是有不少消費者反過來不是跟廠商來訂購服務,而是一次次來 Niceday 購買體驗服務。

「所以我認為這是因為我們目前有提供消費者一定程度豐富的體驗服務,讓他們覺得這邊東西蠻多元的,同時訂購也方便。」當然 Frank 也說這就是他們的策略,一開始靠新奇來吸引消費者,之後就是靠挖掘廠商,提供多元豐富的內容來抓住消費者。

他們預計要在明年時達到 300 多個體驗商,南北分布各半的分布(Frank 補充目前北部占七成)。更甚至他們還計畫等到台灣市場穩定後,進一步開發國外的體驗服務,提供更為多元的選項。此外,Frank 也說他們現在有一到兩成的客戶是國外客戶,他們希望能夠搭著台灣觀光人口倍數成長的勢,在明年達到國外客戶占比 20 ~ 30% 的比例。

  • 挖掘更多優質台灣體驗、邀請更多人加入體驗分享,Niceday 努力打造台灣深度旅遊生態

可以有信心說出這樣的規劃不是沒有依據的!Frank 說今年暑假他們因為業務量暴漲一倍,員工也因此增加到了 14 人。而目前他們團隊集合了行銷、編輯、業務開發等部門,將重心放在開發新體驗產品的區塊上。

這方面主要是由業務開發來找到新的服務,然後透過駐站部落客的體驗來撰寫文章分享給潛在客戶。Frank 說,這一個環節可以說是他們目前最重要的部分,業務開發這邊就不說了,在內容行銷上,他們秉持著就是要先幫客戶踩雷的精神,會發動客服、駐站部落客一起去體驗,如此一來如果消費者有問題來電詢問,他們也不會一問三不知。

那部落客怎麼來的?Frank 說其實很多都是他們在網路上看到的曾經參與過他們體驗活動的部落格寫手,這些人自發地分享一些體驗過後的 review,因此他們在找到後發現如果質量等都不錯,就會邀請這些人來做駐站部落客,提供客戶一種更生動、貼近的內容介紹。

Frank 解釋現在基本上都是在衝 Niceday 的業務,至於之前的 Yourfix 目前是沒有相關計畫。

他說,通過現有客戶的反應可以發現台灣的這些體驗行程的潛力很大,只是他也承認在尋找廠商時,常常看到好的服務但是整體品質卻不夠的狀況。因此他們現在主要的服務就是找到這些廠商,幫助他們行銷和客服的面向,讓這些廠商可以集中精力提供更好質感的體驗服務。「這樣才有辦法把整個生態做出來,同時也把台灣的深度旅遊的質感提升。

在訪談的最後,我很好奇的問 Frank 說那現在 Niceday 上最夯的體驗到底是哪些?

Frank 告訴我說:手作銀戒、獨木舟、密室逃脫可以說是現在最火的幾個產品。(下圖為手作銀戒的示意圖)

不只如此,Frank 還分享他們現在除了個人的客戶外,也有包團的服務(網頁才剛上不到一個月呢)。說來有趣的是,這個服務一開始並沒有出現在他們的構想之中;Frank 說他們完全沒有開發、沒有業務也沒有跟任何人說他們可以做這件事情,但是某一天突然接到一個詢問的通知,問他們可不可以幫對方公司辦理包團服務。

而當他們開始做之後的這兩三個月中,有越來越多的公司行號找上門,Frank 說都是些大公司像是微軟、雅虎、ASUS、聯發科等,7、80% 都是這種大企業。

「他們很直接告訴我們他們已經玩膩了台灣一般旅行社提供的行程,想要嘗試一些不一樣的,所以希望我們可以幫忙規劃這種 team building、VIP 的服務。

Why not? 我們就幫這些公司舉辦一些特別的活動,例如找一個鮮為人知的宜蘭老街,請當地人配合做角色扮演,玩解謎的活動等。」

Frank 認為這「意外之財」將會成長為 Niceday 營收中一個蠻健康的部分,而且他笑說「企業的回購率很高,時間一到電話就自己來了。」

結束了這段訪談,我想是時候上 Niceday 訂個小確幸行程,認識新鮮妹子了。(誤)

(大部分圖片提供自 Niceday

Niceday 是 AppWorks Accelerator 畢業的團隊。成立於 2010,AppWorks Accelerator 至今已輔導包括 EZTABLE、Tagtoo、Fandora、CHOCOLABS 等在內,超過 190 個創業團隊,是亞洲最大的加速器校友網路。 有興趣得到 AppWorks 與其校友網路的幫助, AppWorks Accelater Class #10 正在接受申請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