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eer to Peer 企業,顧客當主人
P2P 企業的成長,像是 Airbnb(編按:一個人們可提供住宿給背包客的網路平台)和 Eatwithme(編按:一個人們可與他人分享不同文化並共進晚餐的網路平台)等,將會帶給企業規模一個重大的改革或影響,除非企業本身能夠找到與這些新興公司合夥的平衡點。依據 JWT(編按:原為 J. Walter Thompson,一家美國行銷溝通公司)的企業策畫前瞻總監 Marie Stafford 所說,社群媒體的擴大以及社會共同體的相互需求是推動整個趨勢的主力。像是 easyGroup(編按:英國易捷集團公司提供服務,涉及領域廣泛,大到航空運輸、汽車出租、酒店、寫字樓出租,小到 DVD、書籍出租出售)以及 W Hotels(編按:W 飯店是一家跨國的酒店品牌)都是跟上整個趨勢或者是受到 P2P 影響的公司。
- 銀髮族增加,多聽老人言
老年人口增加的情況也被認為將會影響企業模式,其中包括服務、產品、行銷計劃以及員工雇用(由於較年長的人都比較希望與同年紀的人處事)。這好處是,年長的一輩可能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編按:其概念為「實際收到的所得」,實務上是由總所得扣除直接稅而得,年長一輩通常消費能力較低,因此整體來看,儲蓄能力也較高),且也較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及工作的品質。但老年病學的教授 Sarah Harper 指出,有些國家正計畫,在這批退休金發放前,將退休年齡提高到 70 歲,而這讓一群正準備退休並且預計趴趴走的 60 歲以上人民,欲哭無淚。
- 企業合作,雙贏局面
企業之間需要合作,並帶給顧客最良好的服務及品質,且建立彼此之間穩固的信任關係。根據 Institute of Customer Service 的執行長 Jo Causon 所說,現在有一部分消費者在決定搭哪個航空公司的飛機之前,會先將其機場以及設備措施納入考量,因為對於消費者來說,搭飛機的經驗不僅止於在飛機上所花的那段時間,而是從訂購機票至到達目的地,踏出機場後,這整個過程的感受。換言之,所有的東西都需要「公司之間無間的合作和默契」,而消費者也抱著極高的期待看到好的結果。
- 品牌親民,顧客滿意
此外,Jo Causon 指出,從他們公司的調查顯示,在過去的 18 個月以來,顧客的滿意程度已下滑,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顧客越來越知曉消費這領域的運作,另一方面則是公司本身並沒有切實關注到這個問題。因此,她希望企業們能將品牌更加親民,主動增加與顧客們的互動,畢竟現在人們的生活步伐快,在忙之餘,根本沒時間理會自己之外的事情。另外,她將 John Lewis(編按:為遍及全英國之高消費百貨公司)以及 Amazon(編按:亞馬遜公司為一家總部位於美國西雅圖的跨國電子商務企業)列為顧客滿意程度最高的前兩名。
- 拋開物質,經驗至上
James Wallman 在他的書中 Stuffocation 曾提到,由於人們對物質已逐漸產生厭惡感,因此,比起消費的慾望,人們現在更重視「個人經驗的價值」。這種趨勢並不代表著反資本主義或反消費主義,只是當人們意識到他們真的擁有過多的東西時,他們的態度也就隨之改變。而品牌若想從中得到獲益,那就取決於他們能給消費者多少價值的經驗,並成為他們人生中值得一再回憶的故事。
- 客製化設計,獨特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