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式創新者」,在線售票網站反客為主,傳統發行公司靠邊站!

《TO 導讀 》:當線上看影視對於電視劇及電影產業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後,線上售票現在也開始影響著電影發行,「破壞性創新」的爪牙正逐漸向外延伸。

《網絡劇:即將顛覆傳統影視的邊緣性力量》這篇文中闡述了,網路對影視行業的破壞性創新,而來自網路的網路劇和在線售票網站分別對應顛覆了影視行業的電視劇和電影。網路劇對應的是對電視劇行業的破壞性創新,在線售票網站對應的是對電影發行的破壞性創新。

  • 在線售票網站反客為主——從小保姆到女主人,從小弟到大哥

大家一開始都以為在線售票網站就是個賣低價票的地方,但每張票只賺那幾毛錢,這有什麼價值呢?這不是給電影院當快遞員嗎?但是,一旦在線售票占到票房市場的 50% 以後,不僅電影院和在線售票網站的權力格局發生了逆轉,對電影公司,尤其是電影發行公司也產生了逆轉性的變化。傳統影視行業人士這才突然發覺,在線售票網站居然一下子反客為主,由原來打雜的小保姆一下子變成了女主人,從前的小弟一下子變成了大哥大!

網絡電影票的發展歷程以及表現出的這股力量,正符合《創新者的窘境》一書中關於「破壞性創新」的特性:「破壞性技術給市場帶來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價值主張。一般來說,破壞性技術產品的性能要低於主流市場的成熟產品,但他們擁有一些邊緣客戶(通常也是新客戶)所看重的其他特徵。基於破壞性技術的產品通常價格更低、性能更簡單、體積更小,而且通常更便於客戶使用。」

也就是說破壞性創新者一開始出現,並不是高大上,而是做主流公司不願意做的利潤微薄的邊緣市場,但是它價格更低,更便捷,可以滿足一部分非主流的用戶群體。而一旦它們站穩邊緣市場,就會向主流市場入侵,原來行業領導者因為被困在原有的「價值網絡(value network」)內,因此就會被破壞性創新者打的毫無招架之力。

  • 網路發行公司的破壞性創新武器:「免費」

「破壞性創新者」對付傳統影視發行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免費」!而這也正是網路的最大特徵。在線售票網站可以免費幫院線賣票,那麼網路化的發行公司也可以免費幫片方代理髮行。

美團貓眼這次有望幫《心花路放》預售了一億的票房,可以看作是免費模式。美團其實還補貼了大量的宣傳和營銷費用,抵扣掉每張票所賺的微薄服務費,其實就是免費在幫《心花路放》賣票,這可以算是影片發行該做的活了。它所預售的「一億」票房對後面總票房佔有 50% 以上的利益。可以說,二級發行代理商美團貓眼起到的作用比總發行方還要大。既然這樣,你有沒有想過美團貓眼會成立發行公司或大客戶部,或者併購一個網路化的發行公司,線上線下二合一後的作用會有多大?當以後的大片再發行的時候,它會選擇誰?

在線售票網站每多售出一張票的邊際成本為零,而傳統發行公司要想多賣一張票只能實施人海戰術,派出更多發行人員去公關院線經理多排片。所以這些破壞性創新者改寫了電影發行市場原來的遊戲規則。

  • 電影發行的網路化將成為主流,傳統發行公司將被邊緣化

關於「破壞性創新」現象,文章《電影發行的新趨勢:高額保底和免費代理》中有詳細的論述。新一代網路化的發行公司根本不靠發行代理費賺錢,而是網路思維,靠圈用戶賺錢!靠廣告贊助、衍生產品、增值服務,有了海量用戶,就有了資本市場的高額估值。這跟小米手機、樂視電視的商業模式一樣,硬件零利潤,靠圈用戶後增值服務賺錢。

所以在網路這種低成本甚至免費的競爭模式中,傳統影視大佬如中影、華誼、光線等這些發行公司優勢完全喪失,甚至原來的一些優勢都變成了包袱。因為遊戲規則重新改寫,傳統影視公司賺取發行費收入的落後模式怎麼看都是死局。

傳統影視發行公司的優勢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優勢是有電影製作行業的人脈關係,可以提前拿到電影的發行權,對於大片是跟投一些拿到發行權,對於中型影片可以直接拿到發行權,對於小片的片方還得倒給發行方宣發費才能擠進發行公司的發行渠道。另一方優勢面是全國有上百人的發行團隊,負責維護各個院線的關係。但是在網路化的發行公司面前,它們這兩個優勢根本不算什麼。

新一代網路化的發行公司會主要通過在線售票網站獲得大部分的票房收入,由於發行成本極低,可以比傳統發行公司更低的發行分成費用,甚至可以免費發行。最厲害的是網路化的公司有大數據,所以影片票房基本是可預測的。所以它們還可以支付高額的保底費用來跟傳統發行公司搶奪一線大片的發行權。

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三年,新一代網路化的電影發行公司將成為主流。而原來傳統發行模式將被邊緣化,淪為幫網路發行公司打打下手,做一些搬運宣傳物料等低價值的活,就跟超市促銷員一樣的工作。換成經濟學專用術語就是傳統電影發行公司會變成勞動密集型產業。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i 黑馬》;圖片來源:生活工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