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淮,線性資本創始合夥人,Facebook 的第二位華人工程師。在阿里巴巴上市後,特別撰文以自己上市公司員工的經歷,給阿里巴巴的朋們一些建議。
這幾天被在阿里巴巴工作朋友的喜事洗版,讓我想起來當年 Facebook 上市的場景。都是一個眾望所歸的 IPO,但 Facebook 搞砸了,阿里巴巴很成功!
Congrats!
當然,恭喜的話肯定聽多了,就不多說;說說突然看到股票賬戶上這麼大的 balance 而因此帶來的一些經驗和教訓吧,尤其是對原來對資產沒有太多想法的工程師們有所幫助。
- 冷靜
最大的建議就是要冷靜,一定要調整好心態,要習慣從碼農到馬龍的變化。其實,我知道各位早就知道上市後的自己股票可能的價值區間,所以資產總額的數字其實不是意外。但是,最大的不同是,paper money 開始長得越來越像 real money。以前更多的是臆想中的數字,現在至少在一個公開營業的 brokerage 賬戶上能看到的實實在在的金額數字了。你明白,在 6 個月的鎖定期之後,你就可以隨意的動用這筆錢,去買豆花,可以喝一碗倒一碗。
但是,打住,冷靜。請習慣有錢後的心態。我相信阿里巴巴的股票會相對穩定的成長,不至於出現像 Facebook 當年因為缺乏一個可信的商業模式這個挑戰帶來的過山車式的價格波動。在做任何的投資或者消費之前好好的想想,多徵求一些過來人的建議。
好,過來人的一些建議。
- 關於 Spend the money
區分 needs & want
哪些東西是必須的,哪些東西是想要的。還是要弄清楚。根據我這兩年的經驗,沒那麼必須的東西多了反而帶來了很多精神上的負擔。 not worth it. 當然,對於自己很想要的愛好以前因為經濟原因不能去做現在可以了的事情,不要管我,放手去愛吧。比如,以前買電子產品還得多想想,現在你們可以閉著眼睛下單了。但記得,不用的新東西要記得捐給我幫你減輕負擔。
另外稅在你賣出每筆股票之後,都有一個稅的問題。一定要預留好這部分的錢。
區分 for experience or for material
以前年輕的時候覺得自己想要擁有這個東西,那個東西;去過這個地方,來過這個地方;逐漸的明白到,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體驗,是經歷留在你心裡面的那種化學反應;這些是等你白髮蒼蒼的時候躺在床上能夠給你的兒孫吹牛的重要素材 -「想當年爺爺比你大一點,比你還帥一點的時候,曾經……」
- Optimize for the experience not the materials.
旅遊
在這麼多可消費的項目中,我感覺(對男性而言)最沒價值的就是奢侈品。最有收穫的兩樣,一樣是旅遊,一樣是和請厲害的人吃飯喝茶聊聊天(下面說明)。
旅遊,通俗的講,從一個自己待膩的地方來到另外別人待膩的地方;用自己講膩味的故事交換別人見膩味的故事。這就是美好生活。這就是體驗生活。
請強者吃飯喝茶聊天
2011 年底我從 Facebook 離開後就在矽谷和西雅圖瘋狂了見了很多人—老同事,投資人,創業者……學習到很多。回國後更是交了很多朋友。基本上只要是創業者或者強者,都是我買單(大老除外,一定要給大老面子讓他們請客)。為此我還在杭州的運河邊開了一家講究情調的 T 咖啡(當然,我本身就是一個咖啡控)。和強者的聊天讓我獲益良多,畢竟個人的經歷有限。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種方式就是多和他們聊聊天。
移民
這麼幾個選擇,美國—不要選,不要問我問什麼;加拿大—做好放鬆幾年做移民監的準備;澳洲紐西蘭—政治上會比較中立,地域上比較孤立,適合對世界大戰有恐懼的新貴;香港—稅法好,也適合中國人,就是地方太擠了,同時天朝的餘威陣陣,你懂的;新加坡—地方小,稅法倒也好,只是因為地緣和經濟的原因他估計會配合中美兩國做很多事情,對科技新貴沒啥挑戰,但義務兵役對於有小朋友的同事要多想想。
不要借錢
不管任何時候都不要借錢給別人。如果借,做好收不回來的準備;不如當做投資給別人。有句話說的很好,不要借好朋友錢,你不僅會失去錢,還會失去一個好朋友。當然,對於公司的可轉債的投資是另外一回事。
想不借錢的一個很重要的一點是 – hold 住,不要明確的告訴別人你的資產總數。除非業務需要。你永遠可以用最近周轉困難這個很恰當的理由來回應。老實說,我也是經常周轉困難,哪個 **** 會放那麼多的現金可以隨時動用。
- 關於 Grow your money
Diversify—定要分散你的資產
把所有的雞蛋放在 BABA 上一定不是一個好主意. 當然,BABA 繼續大漲是好事;但這只是多種可能出現的結果中的一種;資產管理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 manage your downside;而 manage downside 的一個要點就是 diversification。尤其是可以對沖的那些資產,至少不要讓你所有的財產的 correlation 太大。
一個 diversification 就是買房
我是相信 Real Estate。我的一個夢想就是在全球各大城市中都有一個有風景的高層公寓。可自住,可出租。但是不要參與到買房投機中。房地產既可以對沖高科技這種高屋建瓴的資產,有可以有很強的實際用途。
找兩個可靠的私人銀行 (PB)
一定要至少找兩家。你要做好隨時可以更換的準備,而且只把你想要相對穩定增長的那部分資產放到 PB。基本上最出名的幾家我都接觸過,自己用過 4 家,fire 過兩家,至今沒有 settle……但教訓不少:
1)不要找美國的私人銀行。
2)瑞士的私人銀行最保險,但很貴;能參與的亞洲項目不太多。
3)一定要一上來弄一個用股票做抵押的 loan;讓你真正急需用到大錢的時候可以迅速借錢。
4)所有的費用都是可以談的。
5)對於私人銀行推薦的產品要三思而後行,很多是為了賺你的費用。
6)私人銀行和你洽詢的那個人非常重要;他 / 她用心與否和在公司的影響力可能決定你想要的能不能拿到,
做好 Estate Planning
兩個事情可以考慮的。如果你的資產到一定,trust 可以更好的保護你。但 trust 相對費用高,架構複雜,$10M 以下最好不要考慮。另外就是購買 life insurance product(最好在香港買)。給家人一個保障,出事了還能享受免稅。
投資問題
最好的投資其實還是你自己。阿里巴巴的新貴普遍年齡都不大,還有很多年可以拼命。你們最大的幸福在於 – 為何拼命,如何拼命這兩個問題終於可以自己替自己回答。你不需要看人的臉色,可以做自己關心自己開心的事情。 Don’t waste the god-given fortune.
除了投資自己,可以考慮一些可以對你產生戰略意義的投資佈局。比如,作為技術強者,你可以考慮天使投資一些你的經驗可以幫得到的初創公司。你也可以參與一些理念吻合的早期基金,最近起來的很多。 (disclaimer:線性剛完成 $50M 的一輪募資,1-2 年內就不用考慮我們了 ;P 阿里的某位創始人也是我們的出資人)如果你是某件事情的狂熱愛好者,也可以參與這一類的投資,但一定要控制量 – 因為這個時候驅動你投資的是愛好而非專業 – 比如我的咖啡館投資。
對於投資,我最大的建議是:只投你丟的起的錢,投完當做錢沒了;這一類超高風險投資不要超過你所有資產的 20%。
財富管理互助俱樂部
Facebook 有一個早期員工 Club,自嘲為“Nouveau Riche 250”,意思是暴發戶前 250 人—這群人都很年輕。大家經常無邊無際、天馬行空的討論如何面對財富管理中的各種問題 – 大家共同的背景共同的信任,讓每一個人在面對新的財富問題時通過經驗教訓的分享來分攤降低學習成本。這群人討論過是否資助墨西哥神廟重建的問題…… 強烈建議阿里巴巴的同事有這樣的組織。
最後,多花點時間讀點書,思考下一步該做什麼。
- 延伸閱讀
史上最大 IPO!阿里巴巴募 250 億美元,矽谷佬怎麼看這中國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