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聊時的老朋友「俄羅斯方塊」憑什麼可以活到三十歲?

1984 年,當時俄羅斯還叫「蘇聯」,在首都莫斯科的蘇聯科學院,工程師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正在思考如何在計算機上自行開發一些簡單的遊戲。

阿列克謝從小就喜歡拼圖遊戲,尤其是五格拼板,當年只要 1 盧布就能在莫斯科的玩具店裡買到三套幾何圖形遊戲。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後,他通過一款拼圖遊戲得到靈感,考慮讓不同形狀的圖形依次下落,在矩形底部堆疊起來,使之排列成完整的一行後消除。

在另外兩位同伴的協助下,阿列克謝最終完成了遊戲,並命名為「Tetris」。這個名字是由遊戲圖案中最基本的結構「四」(希臘語:tetra)和阿列克謝最喜愛的運動網球(tennis)組合而成。如今,我們今天更習慣叫它「俄羅斯方塊」。

6 月 6 日,「俄羅斯方塊」迎來 30 歲生日。它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單機遊戲,幾乎登上每一個遊戲平台。如今,它已經過渡到智能手機,躋身 App Store 付費應用排行榜前 100 名。

至今,阿列克謝仍難掩驕傲,「我想我一生最得意的事是,至少在 1984 年 6 月的頭幾天,我是這個星球上俄羅斯方塊玩得最好的人。」

  • 永遠產生未完成任務的世界

邁入而立之年的俄羅斯方塊,已經出現在 50 多種不同的遊戲平台之上,超過 4.25 億移動設備用戶購買了這款遊戲。Facebook 用戶也已經玩了超過 200 億盤俄羅斯方塊對戰版遊戲。究竟是什麼讓人們不停地移動手指,點擊鼠標、屏幕,以確保每一行方塊保持一致,然後消失在虛擬的計算機世界?

俄羅斯方塊的原始程序,是在蘇聯仿製的 Elektronika 60 運行,由於這款計算機不能顯示色塊圖案,原始版本只能用字符串來表示圖形,即便這樣,阿列克謝和他身邊的朋友們很快為之沉迷。

「該遊戲上手極其簡單,但要熟練掌握其中的技巧卻很困難。它雖然看起來平淡乏味,卻又令人上癮。」阿列克謝回顧創作歷程時說。

俄羅斯方塊玩家喬納斯·紐鮑爾一定對阿列克謝的話有深刻體會。據《財富》雜誌報導,紐鮑爾曾四度加冕 NES 遊戲系統俄羅斯方塊世界錦標賽冠軍。自這項賽事於 2010 年創建以來,他還沒有被擊敗過,而且還沒有退出江湖的打算。

身為獨立研究和諮詢公司 Saibus Research 的高級分析師,紐鮑爾每年都努力地在競爭激烈的俄羅斯方塊世界和他的工作之間維持一種平衡。雖然他說日常工作和俄羅斯方塊並沒有什麼共同點,但為了精益求精,紐鮑爾不時會花一些時間來分析這款遊戲。

紐鮑爾玩了大半輩子俄羅斯方塊,這款遊戲總能吸引他玩下去。「它備受不同年齡組人群的歡迎,它的簡單性幾乎有催眠作用。」

另外,俄羅斯方塊還有額外的特性:你永遠都不會覺得完全滿足。「從來沒有什麼正確的步驟,」紐鮑爾說,「對完美步驟的追求永遠也不會結束。」

除了紐鮑爾發現的催眠作用,今年 2 月,心理學家還發現,減肥者通過玩俄羅斯方塊,可以降低對富含脂肪的食物和零食的心理需求,煙癮也能得到遏制。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認知發展和心理學教授湯姆·斯塔福德表示,俄羅斯方塊長盛不衰的原因是,這款遊戲能夠把玩家帶入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這是一個永遠產生未完成任務的世界」。

  • 「小偷」偷了俄羅斯方塊,卻推動了「商業化」

1985 年,阿列克謝的開發同伴之一瓦丁·格拉西莫夫在 MS-DOS 系統下移植了俄羅斯方塊,讓更多的個人電腦可以運行,遊戲得以迅速普及。

起初,阿列克謝希望能合法販賣這款遊戲,但這在當時的體制下非常困難。幾經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後,他表示可以考慮把遊戲版權交給當時的蘇聯科學院。在誕生後的數年裡,俄羅斯方塊一直都以免費拷貝的形式傳播,從蘇聯擴展到整個歐洲。

1986 年匈牙利的程序員在 Apple II 和 Commodore 64 計算機上再次移植了該遊戲,英國遊戲公司 Andromeda 的一位經理人羅伯特·斯坦恩注意到這個商機,他開始聯繫這位程序員和阿列克謝,試圖購買版權。

不過,斯坦恩有點急功近利。在與阿列克謝達成版權協議前,他就把它分別賣給英國遊戲公司 Mirrorsoft 和美國遊戲公司 Spectrum Holobyte,並對外宣稱這款遊戲是匈牙利開發的作品。斯坦恩沒料到,他的這一行為引發了數十年的版權大戰,也間接加快了俄羅斯方塊的商業化進程。

1986 年 11 月,PC 版俄羅斯方塊已經率先由 Mirrorsoft 正式發行,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賣點是「第一個來自鐵幕國家的遊戲」,其遊戲宣傳海報上甚至帶有濃郁的冷戰色彩。

隨著在歐洲地區俄羅斯方塊的火爆上市,蘇聯才開始正視這款遊戲,將阿列克謝稱為「俄羅斯方塊之父」,導致斯坦恩試圖掩蓋真相的計劃失敗。從屬蘇聯政府的外國貿易協會 ELORG 則找到斯坦恩,在阿列克謝授權下洽談遊戲版權。1988 年 5 月,兩邊達成新的協議準備開發新的 PC 版俄羅斯方塊遊戲。

此時,Mirrorsoft 和 Spectrum 已經分別向下一家授權了俄羅斯方塊遊戲,前者將它在日本和北美的版權賣給當時的雅達利(Atari),他們率先推出街機版,和家用機版;後者則把在日本的版權賣給 BPS,1988 年 11 月他們在家用遊戲主機上發行初代俄羅斯方塊,銷量迅速達到 200 萬份,引來了任天堂的注意。

  • 版權戰,到底誰是正版?誰是盜版?

彼時,任天堂正準備發售自己的新一代掌機 Game Boy(GB),老社長山內溥的女婿荒川實認為俄羅斯方塊是最適合 GB 的遊戲。

由於俄羅斯方塊的版權混亂不堪,任天堂出資向 ELORG 直接購買家用機版權,得到授權的同時向外界表示,之前的俄羅斯方塊都是盜版。在幾個月後,北美版 Game Boy 捆綁俄羅斯方塊一併首發,銷量超 3000 萬份,幫助 GB 前期佔領市場,吸引各階層玩家打下了無可比擬的堅實基礎。

隨後,任天堂利用法律武器向競爭對手揮起屠刀——先向雅達利發出通牒,要求他們停止一切俄羅斯方塊的遊戲開發,雅達利自然不甘示弱,表示要把官司打到底。Spectrum 則試圖利用政治話題造勢,暗示 ELORG 把版權賣給日本人是賣國行為,最後甚至驚動當時的戈爾巴喬夫。

在各方面勢力明爭暗鬥之下,這場官司率先在美國開庭,最後宣判結果表示當初 Mirrorsoft 的授權行為無效,雅達利不得不收回並銷毀全部遊戲卡帶並停止街機版開發。

不過,打官司歸打官司,各家都沒少為這款遊戲出力。Spectrum 為俄羅斯方塊配上背景樂——十九世紀的俄羅斯民歌《賣貨郎》以及俄式教堂的背景,任天堂後來又選取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為背景,這令阿列克謝本人頗感尷尬:世界所有的孩子聽到這種音樂時,都會高呼:「俄羅斯方塊!俄羅斯方塊!」這對俄羅斯文化並非好事。不過,這對遊戲銷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一大批小公司也偷偷地「揩油」,他們對遊戲加以細節改動,或者用相似的名字推出各種盜版走擦邊球路線。全世界玩家能玩到好幾百種版本的俄羅斯方塊,也多虧了他們的努力。

無論是哪一版本,都會有一群追逐的玩家。2002 年,一名過分沉迷的英國玩家不聽機組人員的勸阻,在飛機上用手機玩俄羅斯方塊,結果被判刑入獄 4 個月。不過,作為「俄羅斯方塊之父」,阿列克謝最欣賞的俄羅斯方塊版本為任天堂 GB 的原始版。

  • 遊戲圈抗衰老神話

目前俄羅斯方塊的遊戲版權正式歸屬於 Tetris Company LLC,由它授權給其他公司發行新的遊戲。

俄羅斯方塊是史上移植平台最多的遊戲,從最早的 PC 到 GB 再到 PSP,從 FC 到 PS3,更不用說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平台,或是網絡在線遊戲服務商,每一個新興的系統模式都少不了它的存在。它還會登陸 PS4 和 Xbox One 最新一代主機,在高清化時代繼續書寫傳奇。

事實上,俄羅斯方塊從誕生那天開始,就已經進化到完美階段,不需要再做任何多餘的修改。30 年前的 DOS 版和現在的版本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從操作方式到呈現形態全無二致。阿列克謝說,「人們當時並沒有意識到,『簡單』並不意味著粗糙。我曾試圖在遊戲設計中加入一些科學的成分,但後來我明白了,遊戲就是一種神奇的藝術。 」

俄羅斯方塊品牌獨家代理商藍色星球軟體公司(Blue Planet Software)CEO 瑪雅·羅傑斯表示,過去三十年來,這款遊戲一直精心保護著它的核心玩法,進而成就了長盛不衰的傳奇。「玩一盤俄羅斯方塊遊戲,能夠滿足你在混亂中創造秩序的渴望。」

如今,任何人都有機會在各種設備上玩俄羅斯方塊。沒有語言和文化障礙,一個由玩家組成的龐大社區已經強勢湧現。Facebook 和其他社交媒體起到了激勵作用。

雖然俄羅斯方塊已經度過了 30 歲生日,歲月似乎並沒有在它身上留下痕跡。它從為一款遊戲生造的單詞變成了一個人盡皆知的專有名詞,它創造了一種遊戲類型,成為《糖果粉碎傳奇》等消除類益智遊戲的鼻祖。在接受科技博客《Re/code》採訪時,阿列克謝被問及俄羅斯方塊還能受歡迎多久,他回答: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我都看不出任何俄羅斯方塊會受冷落的跡象。

(文章轉載自合作媒體《i 黑馬》;Gif 來源:Gi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