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敏俊都救不了的三星手機:誤判 4G 市場、未能及時向下拓展產品線

在三星手機被媒體頻頻爆出質量問題之時,作為一名理性的處女座用戶絕不會人云亦云,去落井下石,只會淡淡地說:「質量還可以,就是有點慢」。

對於有點慢,當然是可以忍受的,這點事根本不算事。因為處女座的淡定超乎你的想像,在 12 星座中我們具有最強的忍耐力。

但是,缺點終歸就是缺點,請不要忘記效率之冠軍也是我們,所以對於慢的忍耐程度也是有底線的。就如歲月無情催人老,​​我終究阻止不了我的手機快速地「老」去,那種「老」那種慢已經讓我深切體會到用生命在刷屏的絕望與無力 ……

就這樣,忍無可忍之時,一部三星 Galaxy Note2 就這樣被我宣布了死刑,包括它的兄弟姊妹也被株連從此出局。你如果問我它死了嗎?我會跟你說其實它還活著,但它活著,猶如它已死去一樣。

這不是無病呻吟麼?不就換部手機?有需要這樣嗎?更悲催的是我手機還是分期付款,現在手機不能用了,錢還得繼續繳。

  • 都敏俊都救不了

我不能、也不敢對三星手機的質量問題妄下結論,因為三星手機用戶以千萬甚至上億計,我無法一一去詢問每一用戶的使用感受。

然而在我的朋友圈,對三星手機的吐槽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摘錄都摘到我手軟,善良如我感覺都有點對不起三星了。

「三星的確慢」、「三星是電老虎」、「三星經常死機、經常重啟」、「我的三星不慢,但是一覺醒來 35% 的電就不曉得去哪裡了」、「上星期終於受不了三星那龜速也給換了」、「三星就是慢,好難受」、「我的 S3 本來充電前還好好的,充完就成磚了」。

其實早在去年 10 月,央視就連續三次曝光三星手機的各種質量問題。軟件上,預裝軟件通過正常途徑無法刪除;硬件上,多媒體內存卡存在缺陷、導致頻繁死機;售後上,屏幕維修暴利,維修實行「中外雙重標準」等。

艾媒諮詢發布智能手機調查也顯示,三星手機以 37.6% 的數字位列「存在質量問題的手機品牌」之首,在手機存在死機、重啟或無法開機等質量問題的受訪用戶中,32.3% 為三星手機用戶。

當然,有這麼多吐槽,也跟三星手機用戶基數大有關。大概兩年前,我們都深感偉大的三星公司大有要超蘋果之勢,快速佔領智能手機市場,躍升市場佔有率第一,周邊大量蘋果粉藉著蘋果公司換代青黃不接之際更換了三星手機。不過,我換三星純屬意外,只因為我的 iPhone 掉馬桶了,而那會 Galaxy Note2 又正好上市,於是也就藉機入手一部。

這一波「三星熱」大概持續不到兩年時間,目前,這波人已有不少把三星換掉或即將換掉。因為沒辦法,連三星手機的代言人都受不了出來吐槽了。

  • 連代言人小皇帝都不買帳

據國外媒體報導,三星 Galaxy Note 2 產品代言人、NBA 著名球星 LeBron James 今年 3 月在 Twitter 上公開抱怨三星手機產品。

James 在 Twitter 中寫道:「剛才我手機自動刪除了裡面的所有東西。這是我這輩子經歷過最糟糕的事情之一了。」

或許在發出這條消息後,James 經紀人告知他還是三星產品的代言人,於是 James 不久後刪掉了這條消息。不過,這條消息早已經被大量轉發和點讚。James 有近 1200 萬的粉絲。

其實此次並非三星遭遇的第一次產品公關尷尬事件。此前,國外媒體多次曝光了三星代言人被發現使用 iPhone 發消息稱讚三星手機的事件。

近年來,三星一直想通過明星代言來推動其市場份額的增加,在這方面真的是不惜砸下重金,就在去年,三星廣告營銷費用高達 140 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比北歐小國冰島全年的 GDP 還要高。

而本土的韓劇及韓劇明星是三星重要營銷平台,號稱有韓劇在,三星就在,每個重要角色基本人手一部三星手機。而韓劇不亡,三星手機就真的不死嗎?我看不然,假如產品存在質量瑕疵,再好的宣傳也會被拋棄,就如我在朋友圈吐槽三星手機後,那麼多的韓劇迷就沒有一人出來給三星說句好話的。

有媒體報導,一位喜歡韓劇的消費者購買了三星手機後,遭遇了一系列的質量及檢修難題後,被網友調侃:都敏俊也救不了你。都教授金秀賢自《來自星星的你》火了之後,也被三星手星速邀去當 Galaxy S5 的代言人。

  • 不斷下降、下滑的三星財報

對於三星手機式微趨勢的判斷,個人的感覺或者說小範圍且未經嚴格調查的數據總是不准的,但從三星財報上或可窺見一二。

三星的盈利高峰在於去年三季度,此後就直線下滑,其主要原因正是三星手機銷售所遇到的困境:在高端市場面臨 iPhone 的威脅,而在低端市場又遇到了中國大陸的手機廠商。

這一狀態還在持續,儘管今年三星 Q2 財報暫未出,但據國外媒體報導,三星首席財務官 Lee Sang Hoon 已預期該公司二季度財報可能「不會很好」。三星二季度利潤目標僅為 8.4 兆韓幣,比去年三季度減少近 2 兆韓幣。

利潤下降背後正是三星智能手機銷售的疲軟。據稱三星二季度手機銷量已降至 7900 萬台,比一季度的 8900 萬台下降了 10%。

這一系列數據變化顯然與周邊消費者對三星手機的印像變化相吻合,三星稱這是受其它品牌擠壓的結果,但如果一個品牌夠強,質量問題不受詬病,那其它品牌怎麼會有機會呢?

所以說都教授既救不了韓粉,也救不了三星手機,其超過 140 億美元的巨額廣告投入收效顯然也難盡如人意,並未帶來相應的品牌效果。

更有國外分析師給三星再潑一盆冷水:等今年第三季度蘋果的 iPhone6 ​​發布之後,Galaxy S5 的銷量至少要下降 25%,因為大部分用戶表示他們會等 iPhone 6 推出後再做購買的決定。

根據國外機構的統計數據,今年第二季度 Galaxy S5 的出貨量為 2100 萬台,而第三季度只會有 1500 萬台,去年的旗艦 Galaxy S4 也會從 600 萬下降到 500 萬。

其實要不是忍無可忍,我本來也是想等到 iPhone 6 推出後再換的,而就是三星的表現失色,給了小米又一次機會。此前,我已經幫家人將一有通話質量問題的三星手機換成小米了。

  • 第三種選擇

身邊也有同事跟我說,其實三星的手機已經是 Android 系統中做得較好的了,反應慢主要是系統問題,但關鍵的問題是三星手機的價格可是其它本土手機價格的兩到三倍,如果你的性能甚至連這些手機都不及,那被消費者拋棄也是早晚的事。

有評論就認為,真正影響三星的,並不是其創新不足,而是許多物美價廉,操作系統更優,並且定位中端的一大批品牌出現,搶占了市場份額。

而這一切變化其實僅用了差不多兩年時間,在兩年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基本被蘋果和三星所壟斷,中國本土廠商只能在低端市場小打小鬧,稍微收入尚可的消費者,基本都會選擇 iPhone 或三星,因為在那時,拿著國產智能手機還會被認為是一種很「山寨」的行為。

不過,市場的變化總讓人措手不及,兩年時間不到,包括小米、華為、聯想等中國一批品牌已迅速佔領中高端市場,被認為是除了蘋果和三星之外的第三種選擇,身邊用中國手機的朋友也越來越多。聽說,小米和華為手機在香港也很受歡迎。

而在近日,中國手機品牌更迎來了歷史性一刻:酷派首次超越蘋果和三星,榮登中國 4G 手機市場第一。從市場研究公司賽諾的最新研究報告獲悉,今年 5 月份,酷派在中國 4G 手機市場銷量超過三星和蘋果,成為 4G 手機出貨量第一的品牌。而在榜單十強中,中國品牌佔了八席,這意味著中外手機品牌在中國 4G 市場的競爭格局首次逆轉。

三星被認為是低估了中國 4G 市場發展速度,將錯失 4G 發展初期市場紅利,一方面推出的 4G 產品對 3G 款型依賴性較強,未進行創新性的突破;另一方面,沒有及時向下擴展產品線。

這一系列因素的疊加,將加劇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危機,對於手機這種生活必需品,消費者的選擇肯定日趨理性,今日的第一絕不代表明天的輝煌。三星,有必要以十年前的諾基亞為鑑,再見,不送。

(資料來源:i 黑馬;圖片來源:Samsung Taiwan Youtueb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