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教育體制的僵化,音樂盒化作科普教育裝置

 

Manu Prakash,身為 Stanford 大學生物工程系的助理教授,獲得 50,000 美元的獎金,因為他發明了一個簡單的方法,重新想像 21 世紀這個世代,要如何教導青少年透過操作簡單、富教育意義的設置來進行化學實驗。藉由利用音樂盒的一部分,並有另一位研究生 George Korir 的協助下,創造了一台設備,能夠用程式跑出精確的化學流體混合數量,對於學生或是研究員來說都是非常有用的,最重要又不可思議的是,它的製造成本只需要花 5 元美金。

  • 這個裝置以穿孔的洞來決定那些化學物質要被釋出

他們的設計需倚賴金屬針,能夠通過穿孔的卡紙,主要是為了從各個獨立的通道來釋放化學物質;和由音樂盒中的緞帶來決定哪首歌要播放的道理是一樣的,穿孔的洞能夠決定哪些化學物質要被釋出,以及他們將會如何進行接下來的化學反應。穿孔卡紙讀帶機曾被用來進行程式設計及織布機,Prakash 說,那為什麼不運用在化學領域呢?如此簡單的設計,如同 15 個 pumps(泵,一種用以增加液體或氣體的壓力,使之輸送流動的機械)被同時控制一樣。

  • 只要花 5 美元就可以對教育有貢獻

有了 50,000 美元的獎金,這個設計將能夠利用 3D 列印機,用便宜的材料,這個工具能夠只花 5 美元,而這個裝置卻能對化學領域的教育有很大的貢獻,同時也能夠使用在全球健康領域。Prakash 期望未來這個裝置,藉由釋放的化學物質測試 pH 值、汙染物等,用來測試水質的安全與否,而使用者能夠花最少的錢來測試他們平常的飲用水是否安全,除此之外,當然,如果有孩子們開始愛上科學,能夠透過自己的雙手來進行各式各樣的實驗。

看完 2 分鐘的短片,你就略知一二了:

順帶一提,Manu Prakash 的發明可不只這樣,你有看過用紙做的顯微鏡嗎?

在 2012 年他登上TED舞台,講述他與他的團隊創造一個不可思議的顯微鏡:它是用紙做的,而且使用上很簡單還能夠摺疊,不難看出這個發明可能將為開發中國家的醫療照護帶來革命性的影響,而從此也可以看出,動手做的科學實驗,能夠達成許多不可能的想像。
所以不要侷限你的想像,也不要被教育體制僵化性所設限,你有足夠的背景知識、滿腹的熱忱,也許哪天你也能發明出不可思議的東西來改變世界。

延伸閱讀:

跟紙一樣薄的鍵盤,但它真的一張紙!

與其砸大錢在新功能發明上,不如花心思改善使用者的心理經驗

【Crowdfunding 專欄】史上最吸金的無人飛機,在 Kickstarter 上狂募 3000 萬台幣

(資料來源:TheVerge;圖片來源:the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