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科技界的頭條新聞當仁不讓就是 Facebook 在 3 月 25 日以 20 億美元(約 611.4 億台幣)買下虛擬頭戴設備 Oculus VR,完全讓 HTC 出新旗艦機 One M8 的新聞消失在新聞洪流之中。
完成這項收購後,Facebook 的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很是高興的在他的臉書頁面上發布了一則動態:
Zuckerberg 談到他們很高興收購了模擬現實界的領導者 Oculus。而關於 Oculus VR,我們之前也曾介紹過,在虛擬實境的世界裡,Oculus VR 是當之無愧的潛力新銳,他們的新一代頭戴式顯示器 Crystal Cove 被《Eagadget》評為 CES 2014 最佳產品。
- 被 Facebook 20 億美元收購的 Oculus,發明者是個 21 歲的美國男生
首先先來了解一下 Oculus 的發明者和這家公司吧。
如果不跟 Oculus VR 的創辦人聊頭戴設備或者虛擬實境,你或許會以為被 Facebook 20 億美金收購的 Oculus Rift 發明者 Palmer Luckey 就是個普通大男孩。他並不是人們刻板印象中那種說話吞吐的理工宅男、駭客。
事實上,他為人禮貌陽光,談吐從容,帥氣的臉龐略有紅潤。不過,一旦聊起他鍾愛的虛擬頭戴設備,他的熱情便瞬間迸發出來了。當朋友們都去參加社交活動時,Luckey 正呆在家裡的車庫中專注收集、改裝頭戴設備。「這就是我的菜,就是我做的事。」去年,他在電話中這樣《Eurogamer》記者說。
Oculus Rift 的故事是個偶然,時值 2009 年,Luckey16 歲。「我當初並非要發明什麼東西,只是想買那麼一個頭戴設備,我以為會有一個真正好用的類似遊戲裝置。」這個 16 歲的少年通過修理、倒手舊手機,以及在帆船中心這樣的地方打雜掙錢。於是他低價收買了許多各種罕見的頭戴設備。「我最大的戰利品是個 90 年代的玩意兒,當初售價 97, 000 元,我 80 美元拍了下來。不過不包郵。很少有人會買這這種東西。」
不過 Luckey 發現這並不能幫他找到他真正想找的東西,即使那些高端產品也不能令人滿意,於是決定親自操刀。
「我把買來的設備拆了卸,卸了拆,搞明白它們的工作原理,摸清優點和缺陷,嘗試著把它們改裝成我希望的樣子。」今天,不算自己發明的這款,他總共收藏了 56 款頗有特色的頭戴設備。
Luckey 並沒想到、也沒打算讓 Oculus Rift 會一鳴驚人,然而不曾想,他們做的事情引起了重磅級 VR 發燒友 John Carmack(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之父)的強烈興趣。當時 Carmack 也經常在 VR 論壇上發貼,因為他自己也在做自己的 VR 項目。
「但後來他看了我的作品後就問我,『你這個東西看來很有意思,我能買一個麼?』我直接送了他一個,你不可能拒絕他。」
藉由射擊遊戲之父 Carmack 的介紹,Oculus Rift 大紅大紫 Luckey 決心輟學成立公司
緊接著 Carmack 借著 E3 大展機會把 Oculus Rift 介紹給了世界,他本人親自用這個原型展示了 Doom 3 BFG Edition 這個遊戲,因為他覺得好玩。「這也正是我們真正受到關注的時候,起初 Kickstarter 上的捐贈者僅有 40-50 人,突然之間飆升至幾千人。」
正是此時,Luckey 中途輟學,決定全副精力追逐夢想。差不多同時,他創辦了 Oculus VR 公司,他需要一個人來運營 Kickstarter 專案。一個會議連著一個會議,兩位資深科技人士 Brendan Iribe 和 Mike Antonov 加入了該公司,分別擔任 CEO 和軟體架構師。
「倒不是說他們對我,或是我的產品很認可,而是一種技術最終被驗證是可行的了。」Luckey 始終表現得很謙虛。一開始他給 Oculus 的定位只是開發者的 DIY 套裝, 在一天之內就達到了籌款目標,最終籌到了 250 萬美元,創造了 Kickstarter 上的一個神話。
Luckey 並不認為他的生活有什麼變化,「我還是在做之前做的事情。」當時開發者版的 Oculus 出貨量達 17000 台,正是這些獨立開發者讓人看到了成果。開發者們紛紛都在討論支援 Rift 的事情。
不過 Oculus 從原型和消費產品還經歷了很長的距離。從傳感追蹤組件、顯示幕技術、GPU 入手,該團隊已經將延遲時削減至了 20 毫秒以下。「如果跨過了 20 毫秒的臨界點,事情就化腐朽為神奇了。我們有自信做到 15 毫秒以下」該公司產品副總裁 Nate Mitchell 如是說。
從不願賣掉公司到接受 Facebook 收購,原因為何?
之前 Luckey 在接受《Eurogamer》採訪時說,「我們並不打算賣掉公司,只是想保持獨立,開發我們正在開發的東西。」
至於為什麼要接受 Facebook 的收購,Oculus 表示原因有二:
一是 Zuckerberg 完全贊同 Oculus 的長期願景,因此 Facebook 不會干涉 Oculus 的發展決策。
二是硬體研發是個燒錢的專案,目前 Oculus 大多採用智慧手機的硬體,被 Facebook 收購後,Oculus 會自主開發專為 VR(虛擬實境)設備設計的硬體。
Oculus 的長期願景是什麼呢,之前 Iribe 在接受採訪時說,Oculus 可能是一種突破性的交流方式,同時表達了 Oculus 改變電影、教育、建築等行業的野心,這點跟 Zuckerberg 所提到的「虛擬實境會是繼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後,第三個會改變人們生活的重要領域」一點不謀而合。
也是二者一拍即合的一個重要原因。
- Zuckerberg 買下 Oculus 、Oculus 願意被 FB 買下,都是因為什麼?
而 Facebook 一家社交媒體公司又為何要買與遊戲產業高度相關的硬體設備呢?原因還是因為 Zuckerberg 說的那句「虛擬實境會是繼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後,第三個會改變人們生活的重要領域」。
早在 Facebook 收購 Whatsapp 的時候,Zuckerberg 就一再強調他們的使命是讓世界更開放更連接。事實上,通過一系列的收購和轉型,Facebook 在移動端進步明顯。只是在他們看來,仍然有一個平臺是可以提供有用的、有趣的個人體驗。
這就是 Oculus 可以大展拳腳的地方,即它所擅長的沉浸式虛擬實境技術,在這個世界裡,玩家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電腦生成的另一個世界。在 Facebook 看來,他們的技術開闢了全新的體驗和可能性。
基於 Oculus 的技術和設備,Facebook 首先要做的當然是遊戲。Zuckerberg 明確表示,Oculus 心中已經有一個大計畫,這是不會改變的,只是他希望這個計畫加快。以 Oculus Rift 為中心,這款設備已經成為遊戲領域裡的下一個希望所在,一大批對此感興趣的人正在構建平臺。
同時,Oculus 在 Facebook 的幫助下將會相對獨立地完成自己的計畫。
不過 Facebook 既然買了它,就不只要做遊戲
當然,Oculus 的想像空間遠不止遊戲,Zuckerberg 說:
「在遊戲之後,我們計畫為 Oculus 平臺帶來很多其他不一樣的體驗。想像一下在球員座位處近距離觀賞比賽,在一間坐滿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學生和老師的教室裡學習,或是和醫生面對面溝通,所有這些情景只需要在家裡帶上虛擬裝置就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