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轉載自合作夥伴《36 kr》,合併其〈Android 之父 Andy Rubin 去向之謎终於解開:打造機器人!〉、〈最初的夢想和全新的冒险:Android 之父 Andy Rubin 要打造真的機器人!〉兩篇文章。

這周 Amazon 才告訴大眾他們對於飛行機器人的大膽想像,現在研發出 Android 系統的 Andy Rubin 也終於證實了了他的下一步計畫:機器人。這個計畫的內容公布到現在,也讓我們了解到,機器人其實是 Android 之父的夢想,也是他踏上工程師之路的起點。

今年三月,Google  一宣佈 Android 之父 Andy Rubin 將調離 Android 團隊,加入一項保密項目時,關於 Rubin 為何離職的討論之聲不絕於耳,當時美國知名科技部落客 Robert Scoble 甚至寫道:「Andy 這些年為 Google 做了多少事啊!」,卻鮮有關於那個「保密專案」的消息傳出。

  • Android 之父將帶領 Google 進入「機器人時代」

傳言稱,離開 Android 團隊後,Rubin 會繼續追尋自己的人生夢想,去打造真正的機器人。這一說法,也終於在最近的一次《紐約時報》採訪中,得到了他的肯定。

原來自三月之後,Rubin 並未離去,反而在他的帶領下,這半年內 Google 不動聲色地收購了七家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科技公司,旨在打造全新一代的機器人。

對這個項目的諸多細節 Google 拒不透露,但光看投資的規模我們就能知道,這絕不是什麼玩票項目!

  • 新的工廠生態來臨?Google 機器人瞄準製造業 

據瞭解該專案的幾位知情人士透露, 就目前而言,Google 的機器人並不瞄準普通消費者,而是把製造型企業當作目標客戶(比如:仍大量依賴手工裝配的電子裝配作業),並同時會與 Amazon 在零售業務上展開競爭。舉個更具體的例子,現有的供應鏈,從工廠車間到向消費者配貨送貨的公司,都可能成為 Google 機器人的服務物件,部分地被它自動化。

「這是極具潛力的機會。」麻省理工學院數位業務中心(Center for Digital Business)的首席研究科學家 Andrew McAfee 稱,「現在的工廠還是那個模樣,人在工廠裡走來走去,在配送中心提貨,躲在食品雜貨店後面工作。」

最近開始在市區試驗包裹遞送的 Google Shopping 服務也可以這新型機器人完成部分的自動化工作。Google Shopping 已經在舊金山等地區與 TargetWalgreens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 等公司合作,替它們做送貨上門的服務。或許會有這麼一天,送貨上門這差事不必再依賴人力,通過機器人就自動化地完成了。

「無論是哪個 moonshot(偉大而令人恐懼的創新),你都得將時間這個因素考慮進去,」Rubin 說,「我們需要足夠長的跑道,以及 10 年的遠景。」

  • 永不放棄!Andy Rubin堅決實現「機器人夢」

做機器人一直是 Andy Rubin 的夢想,Android 這個名字,也是當初在蘋果上班時,因為他酷愛機器人,同事給他取的綽號(《TO》按編:Android 在英文中有「機器人」的意思。)。

Rubin 已經 50 歲了,他的工程師生涯就是從機器人開始的,他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對打造智慧型機器懷有高度熱情。

Rubin 在 1990 年代剛加入蘋果公司時,就是一名製造工程師,在此之前,他曾在德國光學和精密儀器製造商卡爾蔡司做機器人工程師的工作。

我把興趣做成了事業,這世上還有更好的工作嗎?你是工程師,你各種鼓搗、各種研究;然後你就會琢磨:要是為自己造點什麼東西出來,你會做什麼?」 Rubin 說道。

他舉了個汽車雨刷的例子來解釋:它會有足夠「智慧」,不需人類操心,遇到下雨,就能自己刷起來,像這類系統就是 Rubin 想要實現的。而這跟 Google 聯合創始人 Larry Page 的願景也頗有相通,Page 堅信,科技就該為人類免除單調和重複的工作。他們都認為開始這個新冒險的時機已到!

  • 自動化系統商業化所需的系列技術已成熟,Rubin 改革時機就是現在

Rubin 是矽谷創業圈的一名老兵了,也當過兩回高層管理者。他稱自己對機器人的商業化前景,已思考不止十年,而直到最近他才發現,將新型自動化系統商業化所需的一系列技術已經成熟,變革節點已然來到。

Rubin 把機器人項目與 2009 年啟動的 Google 無人駕駛汽車項目作了比較,「無人駕駛汽車專案剛啟動時,就像科幻小說那樣遙不可及。但看看現在,已經近在咫尺了。」

他承認,機器人專案還需要在軟體和感測器等地方取得突破,但在硬體層面的問題,比如機動性、手和腳的動作,則因收購了下面這七家公司,而解決了「靈活移動」的需求;除了這七家,Rubin 表示還會收購更多必要的公司。

Rubin 低調收購了七家在美國、日本的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初創公司,其中包括:

Schaft 是不久前從東京大學出來的一個機器人專家小團隊,想要打造一款人形機器人。

Industrial Perception 是美國的一家初創公司,他們開發了一套電腦視覺系統和機械臂,用於為卡車裝貨和卸貨。

Meka 和 Redwood Robotics 是舊金山的人形機器人和機械手臂的製造商。

Bot & Dolly 所開發的機器人攝影系統則在電影《地心引力》裡派上了用場,被用於打造電影特效;其關聯公司 Autofuss 專注於廣告和設計。

Holomni 則是製造高科技車輪的小型設計公司。

儘管 Google 還未公佈長遠的機器人計畫,但 Rubin 明確指出,機器人科技還未充分服務製造業和物流市場,這將會是清晰可見的機會。在 Rubin 看來,現在電子消費品行業之複雜讓他備感頭疼,而他希望機器人行業會更簡單些:「我覺得機器人領域還很新,我們一手造硬體,一手造軟體,我們做的是系統,一個團隊就能把整套東西給弄懂了。」

(資料來源:36Kr;原文來源:紐約時報;圖片來源: Joi,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