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 Andreessen 為美國知名軟體工程師、企業家、以及投資人。曾參與第一個廣為使用的網頁瀏覽器的建立,亦為矽谷知名創投 Andreessen Horowitz 的創辦人之一。以下為美國媒體 《Strictly VC》 記者訪談內容。

矽谷最近受到了許多媒體的負面關注,從關注矽谷的八卦雜誌 《Valleywag 》到紐約雜誌 《The New Yorker》都有報導。

上週,在一次《Strictly VC》與 Marc Andreessen 在其公司著名創投 Andreessen Horowitz 的會面中,討論了這個議題並且試圖了解他的看法。以下為對話的部份內容。

《Strictly VC》:最近,媒體花了很大的力氣爭論矽谷的人們是否有將整體經濟的狀況放在考量之中。你覺得這些批評是有效的嗎?

Marc :那些故事簡直笑死我了。批評大約可以分成兩種。一種認為矽谷是一群新的菁英,新的頂尖 1%,新的寡頭政治,而且所有的億萬富翁都對於整體社會不屑一顧,還像衝鋒飛車隊 Mad Maz 一樣,歡迎一個被科技接管所有事情的反烏托邦荒地。

另一種說法是,科技根本沒做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他們只是一堆像 Snapchat(圖片訊息軟體)的應用程式,讓 14 歲的小女生可以把自拍照傳給對方。我很難好好安撫這兩種論點。

 《Strictly VC》:另外有一種批評,認為矽谷科技所創造的價值,只是給那些付得起的少部分人。關於這個論點你怎麼看?

這個我不同意。我覺得幾乎只有 Uber 或一些快速抵達的服務是這樣。

如果你是一個記者,你跑來矽谷然後想要找到三個只服務 25 歲、單身、中等薪資族群的新創公司,恭喜你,你應該可以找到。但是如果你要來矽谷找一些真的要將交通、教育、或金融服務推廣到讓以前無法取用的族群都現在可以使用服務的公司,你也可以做到。

這些故事被寫得很好,也很有娛樂性,但它們是一些矽谷外的人,專門為了達到某種能讓他們讀者感到安慰的結論而寫的,在我的看法裡是這樣。

對於很多人來說,特別是現在在紐約的人們,把矽谷想成只是一群小屁孩在到處亂放屁是非常令人感到欣慰的。但那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Strictly VC》:另一個廣為流傳的批評是認為科技企業家並沒有足夠的回饋社會。作為一個慈善家,你怎麼想?

在科技業裡,你可以在這些眾多的新企業家身上看到,大多都 25、30、35 歲。他們都正在以自己生理的極限來工作

從外面看來,這些公司好像正享受著巨大的成功。但從內部看來,當你在經營其中一間公司的時候,你會發現它總是處於失敗邊緣,好像它幾乎就要從你手中溜走了。

然後人們在離職、競爭者在攻擊、報章雜誌又在寫關於你的各樣醜陋文章,你幾乎總是在一個非常險峻的懸崖邊緣。所以,要找到時間來有智慧的使用你的慈善資金,呃,幾乎不可能算得出來。這是時機的問題

很多我所知道的創辦人,包括很多非常年輕的創業家,已經有完整的計畫要捐出大多數的獲利。他們只是計畫在他們有時間好好進行的時候來做它。當然你可以有個合理的質疑,說要是他們能早一點把錢丟出來,這個世界會比較好。

但問題是,你要怎麼去做呢?

這是個更難回答的問題。就連 Warren Buffet 都無法想出,除了把這些錢都交給 Bill Gates 之外,他還能怎麼做這件事情。所以也許答案就是把所有的錢都交給 Bill Gates 吧!

(資料來源:Strictly VC;圖片來源: jdlasica,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