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律網專欄】小心!你已經在 AirBnb 上當包租公了嗎?你可能觸法了!

網路正夯的短期租房平台Airbnb在 2013 年 1 月 17 日正式宣布進軍台灣市場。名字取自「氣墊床和早餐(Airbed & Breakfast)」的 Airbnb,提供旅人在飯店與民宿之外,另一個貼近當地生活,也更富趣味的住宿選擇。

逛一圈 Airbnb 後,不知道各位讀者是否也跟小編一樣,找到好幾個想來去住一晚的房間?小編也要提醒打算成為 Airbnb 房東,將家中空閒房間出租,賺點小錢的讀者,以下 2 個不可不知的短租房間法律風險:

1. 若你的房子是租來的,在成為 Airbnb 房東或將房間轉租他人前,必須先好好檢查租賃契約中是否有不得轉租的約定,否則可能落到不僅房間租不出去,自己也無家可歸的下場!

2. 短租房間依相關行政法規必須先取得登記證後,才可營業:目前我國行政法規將以日或週為單位的短期不動產租賃,主要分為觀光旅館、民宿、旅館三種。其中,民宿在概念上最適合用於將自家空房出租的情況,但要注意的是,目前相關法規對於民宿設置有地區限制,必須是要在觀光地區、國家公園區、原住民地區、偏遠地區……等非都市土地,並且限於以家庭副業經營的方式。

至於其他不屬於觀光旅館民宿的短租房間,依交通部解釋,只要是以不動產租賃方式經營,提供旅遊、商務、出差等不特定人有之住宿或休息之事實而收取費用營業者,都被定位為旅館

但不論短租房間的性質被定位成觀光旅館、民宿,或旅館,在經營前,都必須取得登記證,否則可能遭處 3 萬至 15 萬(民宿),或 9 萬至 45 萬(觀光旅館、旅館)的罰鍰,並禁止營業,目前實務上已有許多針對未申請登記證的日租套房業者開罰的案例。

Well,怎麼看起來好像很容易違法呢?在 Airbnb 網站的有責任心的房東說明中,就有特別提醒大家在出租房屋前要注意的各項風險、關係經營,諸如:鄰居、許可、安全、規則與保險等議題,協助大家在出租房屋時能夠敦親睦鄰也避免違反當地法規,保護也增進房東與房客雙方的權益。

然而,若依照我國主管機關目前的解釋,利用 Airbnb 平台或其他管道出租家中空房的房東,確實都有被認定成旅館業者進而高額裁罰的風險!

自然政府基於保護旅客的身心健康與交易安全,對出租房屋業務的房屋用途、位置、安全設施等等可能有其介入管制的必要;但是對應各種新興商業模式 (特別是網路) 發展而出的法律關係,能否更加彈性、建設性的找出合理的適法空間?讓新創事業發展與國際交流更加蓬勃,創造政府開放環境增進經濟發展、旅客便宜多樣化認識台灣、房東貼補家用接軌國際的三贏局面?就需要請我們主管機關後續智慧地處理了。

知識就是力量,在尋找律師時,資訊是否充分、透明,往往就決定了結果。評律網透過各項數據分析,在您需要法律服務時,提供一個客觀且科學的指標;同時還給您許多有趣、有用的法律知識與新知,讓您學習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唷!

(圖片來源:jay galvin,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