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編按:本文轉自合作夥伴虎嗅網 < 在線旅遊有何「原罪」?>,由旅遊圈老任以第一人稱撰寫。
8 月 28 日,但凡與旅遊有關係的大小網絡「媒體」都充斥著一篇標題驚悚的文章 < 在線旅遊,該拿什麼拯救你? > ,且在微信朋友圈中廣為轉發,直嚇的人心驚肉跳的,以為在線旅遊出啥大事了,趕緊瀏覽一遍,如釋重負了。
文章的重點在於認為攜程、去哪兒、驢媽媽(《TO》編按:皆為大陸線上旅遊商)等,它們做的只是訂酒店,賣車票、機票。雖然這樣做很簡單,很透明,也很掙錢,但其實已經脫離了旅遊的真正含義,將旅遊的各個部分割裂開來。如此一來,自然不能構成完整的旅遊鏈條 ……。
文章被大量轉發、無數點讚,證明多數人都存在這個誤解:旅遊企業做旅遊的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做完整的產業鏈條。熟悉旅遊的朋友都應該清楚,全球的酒店預訂,基本被線上旅遊平台 GDS 控制;國內的機票,都是從中航信出。哪個厲害的企業,能做到覆蓋整個產業鏈的?
恐怕 GDS、中航信也未曾有過這樣的想法,還是在老老實實的做他們的分銷渠道。強大如微軟,也不能滲透互聯網 IT 的全產業鏈,越想控制產業鏈越是不堪重負。
我就來談談線上旅遊有何「原罪」。
- 網路技術顛覆傳統行業的野心
不可否認,網路技術改變了傳統行業的生態與商業模式,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也正是因為網路技術的空前繁榮,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和企業意圖顛覆傳統行業的野心越來越大。在我看來,這種野心之膨脹已氾濫成災難以遏止。
旅遊行業是個複雜的行業,涉及到流程環節每一個都很複雜。線上旅遊企業想要控制線下的資源及服務,非一時、也絕非所有企業都能做到。分裂割據、各司其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現狀,具有整合能力的航母或許會出現,但並不代表小蝦小米就沒有生存機會。
線上旅遊(網路)不過是一個工具而已,技術可以改變(善)旅遊中的某個流程環節,但永遠也不用想代替實體的服務,那才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那才是旅遊體驗之間的根本,美好的旅遊體驗,皆因此而生。
最近,一些依託於目的地的旅遊實體服務型創業小團隊正在悄悄崛起,值得旅遊業內人士和所謂的線上觀察家們關注。
- 被網路免費文化破壞的商業生態
百度、高德的口水仗打的不亦樂乎,高德獨立股東周鴻禕不失時機地跳將出來,再度宣揚他的「免費文化」,宣稱「免費就是最好的營銷和最有效的競爭手段,因為它不需要花很多的廣告去做推廣,本身就能形成口碑。」為什麼免費?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一點紅衣教主心知肚明。
這裡我無意詆毀真正開放、免費的網路精神,所不齒的是某些人對這種精神的利用。
在這種「偽免費」的長期熏陶下,已經給網民造成了深刻的誤導,認為網路就是免費的,所有東西都應拿來為我所用的。於是便使用各種手段達到免費獲取的目的。而商業化的、有價值的服務,此時變成一文不值。
線上旅遊(包括整個電子商務)價格戰的罪因,便是來源於此。消費者都希望獲取免費的、不計商家成本的商品與服務,當價格戰越激烈,消費者越興奮。這給了不少商家有可趁之機,消費者興奮過後便又大呼上當。
低價競爭的怪圈,即便是傳統旅行社也未能走出。毫無疑問的是,低價競爭造就劣質服務,於傳統旅行社也罷,線上旅遊企業也罷,都是同理。
作為旅遊人,我和大家一樣,期待旅遊業早日走出低價競爭的陰霾。這需要企業、政府與消費者一起改變,有良知的企業,應該以實際行動教育消費者,而不是隨波逐流。
- 線上旅遊業要找對自己在產業鏈的位置
在線上旅遊企業中,同程、途牛的實體資源整合能力應該是最強的(這裡姑且不論那些恩怨道德的問題了)。
途牛的門市點最多,所以其操作方式也更趨向於傳統旅行社,線上平台不過是作為工具而已。它擺脫了單純的線上資源依賴,增強了對實體資源的控制,正是它這幾年成長很快的原因之一。同程亦如是。
攜程的線下資源控制主要表現在酒店,機票,對景區稍弱。但攜程正在變化,大家都有目共睹的,不是嗎?
尋求變化的不只有攜程。驢媽媽旅遊網早前就悄悄換帥,新任 CEO 高宏久在其官網上的介紹是:旅遊業界資深專家、深耕旅遊行業多年,擁有豐富的旅遊管理、運營等實戰經驗。驢媽媽旅遊網的此次換帥可以說是異常的低調,官方未予以任何宣傳。換帥傳統旅遊老將之後,驢媽媽應有所動。
8 月 27 日,高宏久在某媒體上以驢媽媽旅遊網 CEO 身份發言。他認為,在線旅遊網的主要特點,是能夠利用自身的市場宣傳推廣能力,為傳統旅遊產品的銷售,提供巨大的線上服務平台、現代營銷的技術保障和市場營銷的規模效應;而傳統旅行社,其強項則是利用自身多年從事旅遊的條件,利用資源的優勢,利用自身研發產品的能力和廣泛的、有質量地接供應商,為在線旅遊提供強大的產品內容和優質的地接服務。
(資料來源:虎嗅網;圖片來源:Jorge Lascar,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