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好幾年前 Sheryl Sandberg 剛出任 Facebook COO 後不久,便向和她一樣正與年輕的夢想家共事,且同樣是公司二號人物的 Tim Cook 打了一通電話交流經驗。Sandberg 回憶道:
「Tim Cook 很和善地跟我解釋,說我的工作就是做 Mark Zuckerberg 不想投入太多精力的事情;那也是他當時在 Steve Jobs 身邊所做的事情。他還提到這份工作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所以我應該時刻準備著。」
儘管 Sandberg 在 Facebook 的工作一直很穩定,但 Cook 的工作卻發生了很大變化。如今這位接手 Steve Jobs 之位,不斷讓蘋果保持領先地位的老手或許也需要一些建議。Cook 擔任蘋果 CEO 已有兩年,而蘋果也預計將於下月將推出新款 iPhone。對於 Cook 來講,這將是關鍵時刻。他所接手的這家公司早已從一家生機勃勃的行業先鋒,變成了成熟的企業巨擘。
- Tim Cook 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在過去的五年裡,蘋果公司的員工數增加了近 2 倍,營收增長了 6 倍,利潤也擴大了 12 倍。其股價更是從 150 美元瘋狂增長至去年秋天的 705 美元的歷史最高點。經歷瞭如此驚人的成長後,公司的轉型看似在所難免。但不能否認的是,變革難免遭遇痛苦。Cook 能否成功重塑 Steve Jobs 建立起宗教一般的狂熱文化,目前還難以判斷。
儘管 Cook 十分熟悉 iPhone 和 iPad 的產品線管理,並為蘋果帶來了巨額利潤,但他治下的蘋果公司至今仍未推出一款變革性的產品,智能手錶和智能電視也依然只存在於傳言之中。因此有些人擔心,Cook 的文化變革會澆滅蘋果員工心中那股勇於挑戰不可能的烈火--或者說是恐懼。
而 Cook 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Cook 以工作狂著稱,對外保持低調,幾乎不透露個人隱私。熟悉他的人透露,他是一個思維縝密、看重數據的主管,他知道如何傾聽,能在一個小群體中展現出自己的魅力與幽默。
在蘋果公司的日常運營中,Cook 建立起了嚴肅而系統的風格,這與 Jobs 有著很大的不同。Jobs 每兩個月都會召開一次 iPhone 軟件會議,然後在會上逐一審核這款產品的每一項功能。而現在,這個會議已經取消了。知情人士透露:「這根本不符合 Cook 的風格。他是那種把工作分派給下屬去做的人。」 不過,他也不失強硬的一面。Cook 開會時總是出奇的平靜,讓人無法猜透他在想什麼,他一直面無表情、一言不發地把雙手扣在面前的桌子上,他的椅子的晃動頻率出現的任何一點變化,都會被下屬看在眼裡,他們十分留心 Tim Cook 晃動的節奏是否有任何變化。
「他只要一句話,就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所在。他只需要說一句:『 我覺得這還不夠好。』這就意味著一切都完了,那時的你肯定是想找個洞鑽進去死掉算了。」
- 井然有序的態度,並不影響 Tim Cook 的果斷
Cook 的支持者則認為,井井有條的方式並不會妨礙 Cook 的果斷。他處理蘋果地圖慘敗的方式就是典型的例子——該公司當時用蘋果地圖取代 Google 地圖,成為 iPhone 的默認地圖應用,但很快就發現這款服務並沒有做好十足準備。
蘋果公司起初只是對這些問題輕描淡寫,他們說地圖是一個「重大項目」、「現在才剛剛開始」。但在幕後,Cook 卻繞過負責地圖項目的移動軟件主管 Scott Forstall,讓互聯網服務主管 Eddy Cue 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和解決方案。
很快,Cook 公開向用戶致歉,炒掉了 Forstall,還將軟件設計大權交給了 Jony Ive,這位之前只負責蘋果硬件設計的 Jobs 生前知己。迪士尼 CEO 兼蘋果公司董事 Bob Iger 說:「Cook 必須仰仗 Jony,而且必須將蘋果公司的兩個重點領域結合起來——這是一項重大決策,而 Cook 非常堅決地做出了這個決策。」
知情人士回憶道,Cook 面臨很多問題,也促使他快速思考 iOS 未來的發展方向。
- Tim Cook 為蘋果帶來了一點人情味
不過,員工仍有不少抱怨,而蘋果公司也似乎注意到這一點。蘋果公司硬件工程高級副總裁 Dan Riccio 今年 2 月在發給團隊的一封郵件中說:「隨著我們的企業不斷成長,並面臨新的挑戰,了解你們從事硬件工程的感受和體驗變得越來越重要。」
一些矽谷的招聘人員和蘋果公司前員工表示,他們收到蘋果員工的簡歷越來越多,尤其是硬件工程師。「我收到了數不清的 LinkedIn 消息和郵件,有些是我從沒想過會離開蘋果的人,有些則剛剛加盟蘋果一年,卻發現實際情況與預想的出現了很大的偏差的人。 」
一位與蘋果有聯繫的招聘人員說。 不過,Cook 領導下的蘋果公司仍然更具人情味,這也深受很多員工的歡迎。曾在蘋果公司任職的招聘顧問 Beth Fox 說:「蘋果已經不像過去那麼瘋狂,也沒有那麼嚴厲了。他們喜歡 Cook,他們更看重樂觀的一面。」
- Tim Cook 更關注社會影響
在 Cook 的領導下,蘋果公司似乎的確更願意承認錯誤,也更加開放地應對中國用工環境惡劣等問題。Cook 今年早些時候在商學院的同學聚會上說:「在社會問題上,我堅信,蘋果公司要施加影響的唯一方式就是完全透明。如果你這麼做了,無論好的壞的都對外公佈,那就會迫使其他人都加入進來。」 迫於投資者的壓力,Cook 不僅同意將蘋果公司的更多現金返還給股東,還主動將自己的薪酬與股價掛鉤。但批評人士卻懷疑,Cook 針對透明性和員工權益做出的承諾能否真正落實。這套廣受批評的全球製造系統正是 Cook 一手創建的,而且該公司及其 CEO 在或大或小的問題上仍然對外高度保密。中國工廠的用工環境的確改善了,蘋果公司現在會追踪數百萬工人的工作時長,避免非法超時工作——但有關工作環境的指控仍然存在。
與此同時,股東也很看重該公司的利潤和接下來的重要新品。大中華區今年 4 月至 6 月期間的營收驟降,凸顯出蘋果公司在這個全球第二大市場面臨的挑戰。這一方面源自與低價本土產品的技術差距縮小,另一方面也源於三星不斷在各個價位上推出新機型。
Cook 本周迎來了難得的支持者——激進投資者 Carl Icahn 披露,他已經大舉 買入了蘋果公司的股票。 蘋果公司董事 Iger 表示:「考慮到 Jobs 的傳奇地位和蘋果公司的性質,Cook 面臨著極其艱鉅的任務。我認為他已經憑藉靈巧的雙手和良好的自我意識來開展這項工作,這使他對自己有了清醒的認識,而沒有一味迎合外界對他的期望,也沒有一味效仿 Jobs,而是展示出了真實的自己。我很欣賞他這一點。」
(資料來源:Reuters;圖片來源:wiki、thetaxhaven,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