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在 FB 洩漏這麼多個人資料!怎 麼 辦!

根據最近一項來自商業研究公司 Javelin 的研究,超過 1,200 萬美國人在去年都曾被盜用帳號,或是成為個資外洩的受害者。

不知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在 Twitter , Facebook 或是 Skype 上,常會無法控制自己地點開那些莫名其妙的訊息或是連結……然後就受到釣魚攻擊了!受害後還要改帳號密碼等等,一切都好麻煩。

現在幾乎每個人每天都黏在社交網站上,而往往,那些社交媒體網站總是最容易危害到我們個資,無論你的身分為何,這些網路安全問題絕對值得大家注意,如何能好好保護我們的個人資料,絕對是個比發佈訊息還重要的事。社交媒體就像是我們和竊賊們的戰場,為了保護我們最重要的個人資料,這場戰爭,你不想贏嗎?

下面替大家整理一些竊賊慣用手法,以及分享簡單的預防措施,讓我們遠離那些討厭的個資小偷!

  • 多少人在社交媒體上曾為個資外洩受害者?

從 Javelin 商業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超過 1,200 萬的美國民眾在去年都曾經是個資外洩的受害者,在此希望藉由這個數據來提醒大家,在那些社交媒體網站上,一定要更加小心保護你的個人資料!

  •  美國各州個資竊盜比例

來看看在美國各州,個資被盜的比例吧。最慘的為佛羅里達州 34 %,其次是喬治亞州 24 %,最後是加州,有 20 % 的人為個資外洩的受害者。

  •  個資竊賊慣用手法

這些小偷都用什麼方法來竊取我們的資料呢?

13 % 運用科技技術來竊取密碼或是其他較私密的個人資訊

15 % 神不知鬼不覺的直接入侵我們的帳戶

54 % 鎖定容易暴露個資的對象,長期觀察後迅速竊取個資

70 % 則使用常見的釣魚手法,在私人訊息裡,要求點入短網址

防範之道:個資竊賊總能有各種方法,入侵至使用者在社交網站上的個人資料檔案,所以最好能熟知自己在社交網站上有哪些好友,這樣才不容易點進一些不熟悉的釣魚連結,或是又不小心去下載那些,根本不熟的好友,提供的檔案。

  •  個人檔案等資訊,在臉書上的比例為何?

4% 為家中地址

33% 為員工同事們的相關資訊

60% 為家人姓名及相關資訊

93% 為我們自己的個人檔案

  •  你是個資洩漏的高危險族群嗎?若符合以下敘述者,請擁有高度警戒!

有 14% 的人並不知道如何做臉書的隱私設定

有 30% 的人將個人資訊顯示為公開,並未做任何隱私設定

  • 為何我們的密碼無法發揮作用?

有 10% 的原因:與其他社交網站甚至是線上的金融相關帳號都用同一組密碼

有 39% 的原因:所有不同種類的帳號都用類似的密碼

防範之道:社交網站與我們生活已經是不可分離了,來試試以下 3  步驟,讓我們能遠離個資竊賊的攻擊,盡情享受在社交網站上擁有的樂趣!

1. 太私密的個資不顯示在個人檔案介紹中
2. 時常檢查自己的隱私設定
3. 有空就來換換你的密碼

  • 以下圖表很有趣,大家再來總複習一次吧!

(資料來源:Mashable;資料圖片來源:Mashable;封面圖片來源:Don Hankins, CC Licensed)

 

An orange a day, keeps your brain awake!

一天吃一顆橘子,天天擁有聰明的腦子!
快加入《TechOrange》的粉絲團每天啃橘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