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ckstarter 上新增的企畫案減少了,難道是募資魔力失靈了嗎?
Kickstarter 於 2009 年誕生,是目前最大的群眾募資(Crowdfunding)平台之一,它讓「有 idea 但苦無資金」的企畫在平台上募資,有興趣者即可投資,而企畫發起人回饋投資者的方式,則是餽贈產品。
- 失靈?Kickstarter 近來可說是蓬勃發展,來看一些數據吧:
1. 每個月進行中的募資企畫從 6 萬 2,000 個,成長到 8 萬 9,000 個。
2. 至今,投資者在平台上承諾投資的總數為 5 億 1,900 萬美元,而所有募資成功的企畫募到的金額為 4 億 3,500 萬美元。
3. 8 萬 9000 個企畫案中,3 萬 7000 個企畫已經成功啦!
果然是成就非凡的群眾募資平台,怪不得廣受關注。
- 然而分析師 Wolf 指出,每月新增企畫案愈來愈少
(從 2012 年 7 月至 2013 年 2 月,Kickstater 每月新增的企畫數量。圖表來源: NextMarket Blog)
不過,Kickstarter 是否能持續發燒,可還是未定數。
美國市場調查公司 NextMarket Insights 的分析師 Michael Wolf 指出,跟 2012 年相比,Kickstarter 的勁道好像減弱了,而 Wolf 主要的評斷依據為新發企畫的數量已減少。
比如說,去年 7 月時,Kickstarter 上增加了近 4,000 個新企畫案,之後就逐月下降,12 月時,只新增 2,366 個企畫案。
但是 2013 年 1 月時,數字又開始上升,究竟這是怎麼一回事?
- Wolf 認為,有 2 個可能的原因能解釋:
1. 「早鳥優勢」不復返
在新興產業中,基本上是先搶先贏嘛,奪得先機者荷包賺飽飽,後知後覺者甚至可能虧錢。依循這樣的道理來看,現在入場 Kickstarter 未必是好時機,所以企畫主跟潛在金主當然會卻步。
2. 企畫主跟潛在金主都不想要在節慶期間(11、12月)投資
因為節慶期間會多出許多花費,或是需要捐款予慈善機構等等,這時候募款效果不彰,潛在金主也捨不得再多灑錢。
其實,Wolf 自己最後也坦承,現在還無法確定 Kickstarter 的未來發展,且 Kickstarter 近來大出風頭,在美國的 SXSE(一年一度的電影、互動式多媒體和音樂藝術節)跟 CES(國際消費電子展)引起廣泛討論,其後續變化仍有待觀察。
Kickstarter 揪竟命運如何?讓我們看下去。
(資料來源:VentureBeat;圖片來源:HowardLake,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