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蘋果 iPhone 5 熱潮逐漸退去的這段空窗期,也正是其他非蘋陣營大展身手的時刻,自今年初,三星、宏達電與索尼三大 Android 智慧型手機廠商即陸續推出所謂的旗艦機種,我們可以發現,Android 新機的討論,無論是褒是貶,近期的火熱程度並不下於之前蘋果 iPhone 5 上市時。
不過,本次我並不是要去做各家機皇的規格 PK(有興趣者可以詳見〈Galaxy S4 與 HTC New One、Xperia Z、iPhone5 超級比一比〉),而是希望從消費行為的出發點,來看看消費者在挑選下一支手機時,各家品牌的決定性差異。
依據創市際超過 5,000 位智慧型手機用戶的使用調查資料庫數據,我們得知消費者下一支打算購買使用的手機品牌是:
HTC 宏達電(32%)最高,其次是 Apple 蘋果(25%)、Samsung 三星(23%)、Sony 索尼(12%)。
以上四大品牌就佔了 91%,其他品牌(LG、NOKIA、Motorola 等)佔比皆不到 3%。
女性消費者明顯較為鍾愛 Samsung 品牌(相差 7 個百分點),男性消費者則在 HTC 的支持略高於女性(相差4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HTC 品牌在今年,至少在國內,已經開始有起色。不僅關注度明顯提高,或許受到支持中國貨的影響,支持率躍升至第一。而從最近 HTC 在國內的廣告行銷動作也不難發現,為了增加更多的使用者支持,邀請樂團「五月天」擔任代言人,明顯是要吸引女性族群,效果我們日後會持續關注。
只不過,除了支持率以外,相對於其他品牌,HTC 的優勢並不明顯:
- 效能、外觀設計及品牌形象最影響消費決策
從調查數據可以發現,消費者在決定自己下一支手機品牌時,最重要的前三項考量因素分別是效能(49%)、設計感/外觀(45%)以及品牌形象(44%)。而除了 HTC 之外的三家品牌,明顯在此三項關鍵因素中各取得一定的優勢:
Apple 蘋果的相對優勢在品牌形象(55%)、口碑(44%)及作業系統(40%)。
Samsung 三星的相對優勢在效能(55%)以及螢幕尺寸/解析度(50%)。
Sony 索尼則是在 設計感/外觀(59%)以及相機畫素(44%)。
HTC 宏達電,只在價格/促銷(37%)上高於其他品牌。
雖然,打算購買 HTC 宏達電為下一支手機的消費者,最主要的考量同樣是效能、外觀設計及品牌形象,但是數據上皆略低於平均值,似乎只有價格促銷是他相對突出的特點。(我想寫一個慘字)
所幸在 HTC One 推出之後,消費者似乎有改觀的趨勢,總算有人願意冠上「機皇」一詞。有趣的是,每家廠商都推出了機皇,就像軍閥割據一樣,那麼究竟誰才是霸主?
- 機皇要比的不再只是硬體,而是要有獨特的功能
事實上消費者已經發現,各家智慧型的旗艦手機在硬體的規格差異已經十分有限,若手機硬體規格是皇,那麼現在消費者在意的,應該是有沒有令人驚艷的後宮(工業設計與軟體功能)了。以下是消費者認為智慧型手機堪稱「機皇」的三大必要條件:
CPU 處理器(30%)、獨特功能(26%)、螢幕大小與解析度(12%)。
其他包含記憶體、相機畫素、電池等,比例皆不到 10%。
是以我們可以看到,從年初的 Sony Xperia Z 到日前的 Samsung Galaxy S4,能吸引目光的已經不再是處理效能數字多高、多少相機畫素,因為這已經是基本,消費者討論的則是防水、眼球追蹤等獨特功能。
可見未來的機皇除了要「夠硬」(Best Hardware)之外,「好軟」(Good Software)將會是決勝關鍵。
那麼 HTC 呢?Blink Feeds 首頁、Zoe 拍照體驗、Sense TV 與紅外線的整合,哪個足以稱后?畢竟「在這宮裏,有利用價值的人才能活下去」、「這後宮中想要活,就必須猜得中其他女人的心思」,目前每家廠商都在互相抄襲競爭,只是無論哪家品牌,真正殺手級的應用似乎還沒出現。
當各個都稱皇的時候,其實就代表,沒有誰是真正的機皇了。
(圖片來源:jfingas,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