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們介紹了可汗學院的表現以及創辦過程,還不認識可汗學院嗎?記得先看〈【獨家專訪】可汗學院創辦人 Salman Khan:實踐因材施教,不再需要「放牛班」(上)〉
Khan 在 TED 的演講感動了許多人,《TechOrange》特地越洋採訪 Salman Khan 本人,請他更具體的談在他心中,教育產業的未來,應該長什麼樣子。以下為專訪內容:
- 《TO》:你原先只是把輔導姪子數學的影片上傳到 Youtube,是什麼原因促使你決定要創辦可汗學院?
Khan 答:現實是,機會是來自於教育,因此,我們必須要給每個人機會,那也就是 ── 教育。
我們現在有線上工具、數位工具,而這些工具就是我們能夠給各地學生教育、知識的管道,而且他們不用花任何費用。
這對每個人都是好的。想像一下,這些學生得到教育後,搞不好他們會拿下諾貝爾獎、找到對抗疾病的藥物。如果,世界上多數的人都能夠貢獻給社會,那麼社會將進步很多。
可能我比較天真,我認為,當學生得到教育、得到機會後,社會上負面的事就會比較少。
- 《TO》:雖然全世界有很多人使用可汗學院,但還是有人對可汗學院抱持著不同看法,像是認為可汗學院的課程不夠有系統地讓學生得到完整教育,你怎麼看?
Khan 答:我承認,儘管有很多人在用,但可汗學院仍處於早期的發展階段。
然而此時,我們主要致力於的是:讓學生全面性地了解一個科目,讓他們知道為什麼要學習這個素材,而不是用很多方法記憶、背誦表格。
這是最完美的嗎?當然不是,我們還有很多地方可以進步,每個月有數百萬人在用可汗學院,我們會找到我們的價值。我們正與 20 萬個教室合作,我們與老師、學生合作,去讓可汗學院更好。
- 《TO》:直至目前為止,可汗學院是一個非營立的組織(Non Profit Organization, NPO),所以營運全靠他人捐獻及志工囉?有考慮任何商業模式去維持你們的日常營運,以及壯大可汗學院的影響力嗎?
Khan 答:是的,可汗學院的營運主要靠企業金錢贊助,以及志願者,並用贊助的錢付給在可汗學院工作的 36 個員工薪水。這些員工主要的工作是生產內容,以及建造軟體。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永遠的 NPO,永遠讓學習是免費的。
因此,短期內,主要還是靠贊助來營運,5 元、10 元對我們來說都是很大的幫助;但我們有在腦力激盪,尋找方法讓我們可以創造收入,像是販賣許可給其他營利的教育機構等等。
- 《TO》:線上教育、數位教育的潮流在全世界蔚為趨勢,身為線上建育的領導者,你對所有想投入數位教育工作的人有什麼建議嗎?你又是如何看待數位教育的未來?
Khan 答:現在,人們都在討論線上教育;在線上教育之前,大家在討論的是,藉由電視、收音機、影音去教育學生。現在的趨勢就對了,好像人們終於接受線上教育,而這件事情也真的開始了,像可汗學院這種線上教育平台真的開始有舞台了。
過去,像 MIT、哈佛這種大學教育,你一定要親自到課堂上才能獲得;現在,每個人都可以跟他有互動式學習的機會,不只是影片。
我看到線上教育有很多獲利的可能性。但我認為,無論是營利或是非營利的線上教育機構,重點都在於:「使否真的為使用者帶來些價值」。如果你是營利的機構,而你真的為使用者帶來些價值,那他們才可能願意付錢給你,這才有可能成就一樁好的生意。
總地來說,我認為線上就育是非常有前途的。政府、學校、老師都很認真地看待這件事,而家長和學生也會因此認真看待這件事。5 到 10年後,可能每個人都會在網路上學些什麼,我對線上教育的未來滿興奮的!
- 擁抱線上教育,台灣走在哪一條路上?
這次的訪談讓我想到,中國人總說「窮小孩只能靠讀書出頭天」,原來 Khan 會做這麼偉大的事,也是因為抱持著同樣的想法。
台灣花了很多資源在教育上,國民教育、終身教育;但現實是教育資源明顯分配不均,不少孩子也因為要幫忙家計而無法正常上學,不少孩子始終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不少人想學習卻苦無管道。
線上教育正是實現全民教育最理想的方式,學習過程中互動的可能性也無限大。
不只 Khan 對線上教育感到興奮,每個人都是。
全台第一學府台灣大學也在去年底推出「台大 Youtube edu」線上教學平台,過去要寒窗苦讀 3 年才有可能考上的台大,現在你只要用手指輕輕一點,就能享受「台大級」的授課;Google 也在 Youtube 打造「EDU」線上教育平台,不用出國,就能把史丹佛大學、哈佛大學的課程都盡收其中。
不是「考試會考的」才是教育,外文、理財、Coding、社群經營、裝潢、修車、手工藝都是一門學問。你是否有能力為使用者創造出有價值的學問或教育方式呢?一起來擁抱線上教育吧。
- 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 Salman Khan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