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可汗學院創辦人 Salman Khan:實踐因材施教,不再需要「放牛班」(上)

2006 年 9 月,孟加拉裔美國人Salman Khan,沒有任何辦學經驗,憑藉一股對教育的熱情,創辦了一所學校,名字叫做「可汗學院」,課程範疇涵蓋包羅萬象,而且所有課程全部免費。

創辦 6 年多,這所學校每個月的學生有數百萬人,而且,學生來自世界各地。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很好奇,這所學校,究竟在哪裡?

答案是,就在你任何可以連上「www.khanacademy.org」這個網址的螢幕裡。

「可汗學院」是一個完全免費的線上學習網站,至今上傳超過 3,800 支教學影片至 Youtube,每月瀏覽人數超過數百萬人。

2010 年時,可汗學院獲得比爾蓋茲的慈善基金會贊助 $150 萬美元,以及 Google 贊助 $200 萬美元。2012 年,Salman Khan 被《時代雜誌》評選為最有影響力的 100 人之一;同年底,Google 的第 1 名員工 Craig Silverstein 在為 Google 服務 14 年後,因為認同 Khan 的理念,離開 Google 加入可汗學院。

為什麼大家願意砸錢贊助它、為什麼 Craig 會離開 Google 去耕耘它?

  • 實踐因材施教,不再需要「放牛班」

相對於知名大學如 MIT、哈佛的開放式課程計畫,「可汗學院」的定位是提供全面的課程,從基礎教育到大學教育,讓線上學習對教育產業的影響將更具體更深刻。

試想,今天 40 個學生坐在教室,老師在台上教的概念你還沒想通,你會不會想跟老師說:「暫停,給我 5 分鐘想一下」;還是想不通,你會不會想跟老師說:「重複一次」、「再重複一次」?

期末考到了,可是怎麼也想不起來三角函數;老闆要你用邊際效益做一份報告,可是你壓根沒學過經濟學;印度加爾各答那些沒辦法上學的孩子,想學會算數……。

這些情況無時無刻提醒我們:我們無時無刻,都需要學習的管道。而這個管道要容易取得、教得很好、我們也不會羞於向他求助。

同時具備個人化學習與社群互動的可能性,如果,「可汗學院」提供更有系統的基礎教育課程,讓學生自己決定學習進度,給學生私底下問問題的機會,我們,還需要在「分級分班因材施教」與「公平教育不應該有放牛班」的兩難間躊躇嗎?

這就是 Salman Khan 創辦「可汗學院」的原因。他希望每個人想學什麼、就能學到什麼,而且能用自己的步調學習。套用孔老夫子的話來說,這就是 ──「因材施教」。

  • 可汗學院如何使用線上工具教育我們?

可汗學院的課程涵蓋數學、物理、化學、歷史、金融、電腦科學各方面;光是數學,就從基礎算數,一路教到幾何學、統計。每支教學影片長度約 10 分鐘,以電子黑板的形式錄製,學生能聽到老師講解,並看到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東西、畫的概念圖。

(老師利用電子黑板在上數學課)

配合不同的課程的授課需求,還會有不同的學習面板。像是教程式編碼時,教學影片的畫面左側是 Code,右邊是這段程式碼寫出後,會呈現出的結果;程式寫錯時,還會有一個動畫跳出來,提醒你這段程式碼哪裡有問題。


(電腦科學 Computer Science 的教學面板,老師一步步寫下程式碼,右邊畫面會顯示變化)

除了教學影片外,還有他們一套精心設計的系統,包括練習題、學習的歷程記錄、樹枝圖般的知識地圖、給老師看的班級數據,以及鼓勵大家使用的徽章制度。

(樹枝狀的知識地圖)

一個學生花了多少時間看影片、哪個單元花比較多時間,做錯了哪些題目、還是輕鬆答完 10 題晉級下一單元,都會一一被記錄下來。在過去,我們要回頭去找自己曾答錯的題目,或是老師要統計大家不會的題目,都要耗費很多時間。

可汗學院的使用者能有三個身分,一是學生,二是教練(Coach)、三是老師。所有人都能成為可汗學院的學生,也可以成為教練,到網站上指導學生。

  • 走入實體課堂,可汗學院的教育大夢,實驗開始!

2011 年時,可汗學院曾在加州 Los Altos 學校裡的 2 個 5 年級班級、2 個 7 年級班級試辦教學。

學生用可汗學院的影片上課,但一堂課只花一半的時間看影片,剩下的時間讓學生合力解題、玩遊戲,或者是相互輔導。老師終於能停下腳步,逐一輔導那些遇到問題的學生。

「我們的目標是用科技的力量,進行人性化的教學。」Salman Khan 在 2011 年 3 月到 TED 發表演說時表示,人性化教學的重點不在於「師生比」,而是「學生得到了老師多少的時間」。

傳統教育中,老師多數的時間都在備課、評分等不太重要的事,或許只有 5% 的時間是和學生在一起、輔導他們學習;現在,老師百分之百的時間都是和學生在一起了。

主持人比爾蓋茲問他:「可汗學院準備好全面推廣了嗎?」Salman Khan 肯定的回答:「是的,沒有理由不相信,明天可汗學院會在美國的每個教室使用。」

  • Khan何許人也?為什麼要創辦可汗學院?

Salman Khan 生長於紐奧良,由總是忙於工作的媽媽撫養長大。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他仍獲得了四個學位:數學學士、電機工程學士、麻省理工大學的電腦科學碩士,以及哈佛商學院的工商管理學碩士。在創辦可汗學院前,他還是名前程似錦的避險基金的分析師。

會創辦可汗學院可以說是一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在 TED 演講時他介紹了這段故事:起先住在波士頓的他,要輔導遠在紐奧良的姪子們數學,某天他嘗試著用影片教他們時,他發現比起面對他、姪子更喜歡看影片。而且其他在 Youtube 上看到這些影片的人,也紛紛寫信、留言感謝他。

這一切出乎他意料之外,身為基金分析師,他很難想像原來他也能做對社會有價值的事。

《TechOrange》經由網路,獨家採訪到了 Salman Khan,接下來請看:〈【獨家專訪】可汗學院創辦人 Salman Khan:實踐因材施教,不再需要「放牛班」(下)

  • 用 20 分鐘,看幽默健談的 Khan 如何「重新發明」教育

(資料來源:Khan AcademyTED;圖片來源: Salman Khan 提供)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