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評論家,OUT!鍵盤慈善家才夠 IN!

用鍵盤做公益?這可不是要您轉寄電子郵件,或者在臉書上按讚這類的活動,而是利用打字、程式設計來參與公益活動。大家最熟悉的例子,大概就是古騰堡計畫,該計畫至今已經蒐集大量各國公共版權書籍,免費開放給大眾使用。

  • 古騰堡計畫各地發酵,台灣也出現「開放文庫」

雖然古騰堡計畫中涵蓋多國語言的書籍,但終究不如當地民眾專精,因此各地區仍出現類似但主題不太相同的專案,例如青空文庫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World Public LibraryInternet ArchiveFree Literature 等等,這些專案的內容,都是靠義工掃描、打字、校稿、編輯而成。

國內因為對電子書議題有興趣而相識的同好,暫定以「開放文庫」為名,希望可以建立本土的古騰堡計畫。目前該計畫還在草創階段,機制、規範都待完備,還未正式向大眾公開,但已經有成員志願開始輸入 1962 年以前過世作者的著作,因為這些著作在明年元旦之後,就算是屬於公共版權。

至於程式設計的公益事蹟,國內大家最熟悉的大概就是莫拉克颱風引起的八八水災,當時有多個團隊在短時間內,在網路上建立災情匯報系統,對救災及後續復原有非常重大的協助。

  • Code for Tomorrow,用程式改變世界

在美國,程式設計師則透過 Code for America 這個組織,貢獻自己的專長,打造更有效率的政府,創辦人Jennifer Pahlka 曾以此為主題在 TED上演說,值的各位一看。台灣也有部分工程師想效法這個辦法,籌備了Code for Tomorrow,希望能達到「寫程式改造社會」的效果。

由 Chia-liang Kao 領軍贏得 Yahoo! Open Hack Taiwan 2012 競賽佳作的 g0v.tw 團隊,除了競賽的主題切中政府預算的議題之外,還將獎金捐出來舉辦台灣零時政府第零次動員戡亂黑客松(hackathon)。據說該活動一出來,名額瞬間就被搶光,即使換了一個更大的場所仍有許多團隊失之交臂。

在更早之前,沈芯菱創立安安免費教學網站、朱學恒建立開放式課程網站,他們貢獻的不僅是私人的時間與智慧,還包含機制的建立、費用的承擔等,兩位都是鍵盤公益的代表人物,但其幕後參與的無數義工也功不可沒。

當然,大家仍可繼續在網路上評論時事,但我要借用 Chia-liang Kao 說的一句話:「Bumbler?先別說這個了,你聽過加速進行中嗎?」歡迎大家加入用鍵盤做公益的年代!

(圖片來源:IlaRed ,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