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看紐約新創公司反思台灣

在這個創新無所不在的時代,若要以某個指標來評斷城市的未來發展性,新創事業的內容和數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要讓大家評斷的地方在美國,但並非大家耳熟能詳的矽谷,而是全球商業首都:紐約。一起來看它孕育了哪些新創公司吧!

「我們要確保人們看到網站內容就能了解,以及接下來要如何利用網站提供的資訊。」Chartbeat 提供資訊發佈者即時數據分析,讓資訊發佈者知道「現在」發佈的資訊受歡迎程度,以供發佈者採取應對行動(例如針對熱門文章採取進一步的行銷動作)。Chartbeat 的重點在「即時」,抓住現在網路瞬息萬變,機會必須隨時從取得新資訊去把握的需求。這,就是 Chartbeat 因應新時代的商業模式。

「我們的遠大目標是讓任何人都能像數據科學家。」這新創公司的人如是說。從紐約時報、星巴克甚至美國政府都是 Chartbeat 的忠實用戶來看,未來數據分析將成為網路商機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程式設計(programming)在今天已經成為強大的需求,上至專業工程師,下至 Facebook 粉絲頁編輯,懂不懂程式設計幾乎等於能不能有效追蹤使用者體驗,Codecademy 就是一家幫助使用者學習程式設計的公司。

「任何有電腦的使用者都能輕鬆的學習,我們希望創造新一代的程式設計方式……這是為了世界的未來做準備。」Codecademy 共同創辦人 Zach Sims 表示。從 Codecademy 2011年創立至今已經募得 1,250 萬美金,目前更提供 7 國語言的服務來看,Zach Sims 提出的商業模式是真的有市場的。

知道 3D 列印的人對這家公司一定不陌生,Makerbot 是目前最酷最有趣的 3D 列印公司之一。運用 3D 印表機改變生產與消費的界線,使社群製造成為下一波世界製造業的主流,是 Makerbot 的主要理念。這體現在其最近發佈的 3D 印表機 the Replicator 2 上,《Wired》 雜誌將 The Replicator 2 譽為:改變世界的開始。

「在我們讓 3D 列印更便宜之前,我們要先讓它卓越。」Makerbot 的 CEO Bre Pettis 說。的確, 更便宜、更優質的 3D 列印,絕對能使社群製造的腳步向前邁進。

Zocdoc 是一家幫助人們預約醫生的公司。

在美國預約看病和臺灣一樣,要在好時間看到好醫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生活中你會預約各式各樣的事情,而攸關健康的看病預約可以說是最挫折的之一。」,ZocDoc 的 CEO Cyrus Massoumi 這樣形容,而 Zocdoc 希望能將攸關健康的醫療預約,做到和預約旅館、餐廳一樣方便。從2008年創立至今,Zocdoc 的資金來到 9,500 萬美元,服務遍佈美國 31 個都會區,成功與否不必多言。

雖然看美國的新創公司來比較台灣的新創公司,有點不那麼「實際」,畢竟美國和臺灣從國力到創業環境都相差甚遠,然而比較的目的本來就也不在這裡。

從紐約這些新創公司的商業模式中,可以發現他們對新趨勢(例如數據科學家、程式設計、3D 列印)的運用如此駕輕就熟,這是台灣的新創公司可以多學習的地方。如果說創業是為了改變世界,多運用新概念並思考如何創造商業模式,絕對會是改變世界的捷徑之一。

(參考資料:VentureBeat;圖片來源:stephenpoff, CC Licensed)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