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用過的瀏覽器(上)

  • 瀏覽器歷史,細說從頭

今年(2012)英國倫敦奧運開幕式中,蒂姆·柏納-李爵士(Sir Tim Berners-Lee)坐在一台NeXT電腦工作站前,在他的 Twitter 帳號內輸入「This is for everyone」,這是英國奧運為了彰顯他在 1990 發明了 World Wide Web,加速網際網路普及的貢獻。

那一年柏納-李任職於CERN(歐洲核子研究組織),他使用一台NeXT工作站寫出http伺服器及一個名為 WorldWideWeb 的瀏覽器,然後在CERN同事羅伯特·卡里奧(Robert Cailliau)與一名年輕學生的幫助下,在聖誕節首度成功以http協定進行連線。

不過,柏納-李並不是在這一年才開始構想網際網路的,他早在1980就開始構想超文本(Hypertext)系統,並打造了一個原型系統ENQUIRE。

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前,超文本系統以蘋果公司1987年在麥金塔(跟隨作業系統System 6推出),以及Apple IIs上使用的HyperCard軟體最為人所熟知,後來還啟發Ward Cunningham在1995年開發出Wiki,也就是2001年維基百科創立時所使用的軟體。另外,微軟在1990年推出的Windows 3.0,其說明檔案也是一種超文本系統。

  • 第一個圖形瀏覽器

次年(1991),羅伯特·卡里奧建議芬蘭赫爾辛基工業大學的四位學生Kim Nyberg、Teemu Rantanen、Kati Suominen及Kari Sydänmaanlakka,合作開發第一個支援圖片的瀏覽器Erwise。四個人在1992年4月完成,而且成果斐然,功能與品質甚至比一年後推出的Mosaic還要好,但種種因素使他們無法靠這個瀏覽器獲利甚至成名。

  • 爆發:Mosaic到NetScape

1992年,Marc Andreessen仍只是一個大學生,伊利諾伊大學的國家超級電腦應用中心(NCSA)聘請他當臨時工作人員。當時他以為網際網路還只能使用文字,因此想設計出一個可以瀏覽圖片、播放聲音的瀏覽器,Mosaic瀏覽器從這個想法出發!

1993年一月,Alpha版完成,僅支援UNIX作業系統的X-Window環境,但在九月時發行第一個正式版的時候,已經完成Windows及麥金塔版本,成為第一個跨平台支援的瀏覽器。

1994年4月,Silicon Graphics(SGI,矽圖)創始人Jim Clark與Marc Andreessen,共同創立Mosaic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不過Mosaic商標權及原始程式碼屬於伊利諾大學,因此他們重新改寫程式碼於9月推出Netscape Navigator瀏覽器,並於1994年11月將公司改名為Netscape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網景)。

1995年8月9日,Netscape公司首度公開幕資,股價原本預定為14美元,但臨時變更為28美元,公開首日收盤價為75美元;而且在1995年,該公司每一季的收入都以倍數成長。

Netscape Navigator瀏覽器及其後續產品,最高曾經霸佔瀏覽器市場的70%以上,還發明了JavaScript、推播等技術。

但他們並不知道,NCSA的一個下屬軟體公司Spyglass, Inc.從NCSA取得Mosaic的程式碼授權,重新打造的一個瀏覽器Spyglass Mosaic,其衍生產品在不久後將該公司擊倒在地。

未完,待續……

(圖片來源:The Shifted Librarian,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