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奇網專欄】哇奇的創業故事,「試試」看才知道會不會成功

大家好,我是哇奇網創辦人福田(台日混血)。

哇奇網開幕已滿1年,遇到種種創業必經的各種問題,有時過得很吃緊但卻很充實,所以想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跟TO的所有讀者分享我在創業過程的所思所得。

其實我小時候在台灣長大,大學才到日本唸書,工作數年後再度回到台灣。在日本時的工作是工程師(曾與微軟、IBM合作,也全程管理過類似證券交易數億日元的規模),做久了,覺得那不是我想持續投入的工作,於是我離職,放長假休息了一年,也回來台灣思考下一步要做什麼。

回台灣後,我發現許多小時候並不了解的狀況透過社會經驗後一一了解--首先,我重新認識到,雖然台灣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但相比之下,我還是喜歡這塊土地,所以我想透過我的創業內容,讓台灣的大家擁有更好的生活經驗。

  • 哇奇網是一個針對消費者想要先試用,再決定購買的需求所構想出來的服務

回台灣後,我發現台灣有許多消費者很喜歡日本生產設計的商品,但是因為購買不易,消費者要嘛放棄,或者選擇購買「類似的」產品。

但回家使用後,卻發現這個「類似品」品質有問題;我發現有些消費者開始因為這些負面的購買經驗,對日本商品產生不滿,但實際上,那些造成負面感受的商品都不是原本的產品。

我心想,台灣人不是買不起那些真正日本製造的東西,只是沒有管道,所以我決定成立「哇奇網」,一個提供新奇、實用,包括台灣未賣、但海外超夯商品的免費試用平台。試用全程免費、宅配到府,試用者還可用優惠價購買,達成真正的「滿意了再買」。

哇奇這個名稱則是「我試了再說」的「我試」,以台語發音就是「哇奇」,也希望會員能覺得驚訝地「哇」一聲,並感受到此服務的「奇」特之處。

  • 我發現台灣消費市場的買賣心態還不夠成熟

不過,成立哇奇網之後,我在營運過程中更發現許多海外廠商不進入台灣市場,我歸納了幾個理由包括:

1. 台灣的市場價錢管理不佳,容易導致行情被破壞。

2. 專利管理無法讓海外廠商放心。

3. 市場不夠大難吸引廠商意願。

以上幾點,導致台灣消費者無法享受購買最新海外商品的樂趣(當然除了iPhone那些超夯的商品),因此台灣消費者只有安全牌商品、被代理商的廣告策略牽著走的商品可購買。

另一方面,其實我每次看新聞報導,都發現有些台灣消費者拿消保法「七天鑑賞期」內容,做為免費租借商品7天的「依據」,賣家只能逆來順受的回應,我覺得不太明智。而且,其實台灣創造生產的商品,也常常僅出口在其他國家賣而台灣人自己卻買不到。

這樣循環下來,最後倒霉的其實還是台灣消費者。

過度保護、不完善的法規,以及不足的管理品質,其實就是造成今天台灣的消費環境不太完善的原因。為了讓台灣消費者也能享有海外創意商品的機會,因此我想到了哇奇網的構想。

我期待,當我進口商品來台,讓消費者有機會接觸、試用並購買,等到消費者需求成長時,必然會有其他廠商願意代理;屆時,有了這些資本更大的公司做代理,哇奇網的短期任務也算結束(後面要如何發展還不確定)。哇奇網目前能不能維持並打平開銷,就必須靠賣或廣告收入。

我們的最終目標,還是希望台灣消費者能有更多接觸世界的創意,並且提升台灣的創意到可以發揚到世界的創意水準。

創意其實不在於公司,公司只是指引方向並花本錢來執行,創意是來自於公司裡的員工,所以台灣人還是必須要多磨練自己的心態,並且多增加與世界水準產品的接觸機會,才有可能創造出最先進的創意。

經營哇奇網能不能成功,還是未知數,但是肯定是會帶來各種效應的第一步。

希望各位繼續支持我們,也希望我們能帶給台灣好的變化。如果有任何意見也請不吝告知,有大家的建議,我們才能持續往對的方向前進。

(圖片截自:哇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