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再繼續打專利戰的話,會不會毀了自己?

蘋果三星的專利大戰,美國判定三星敗訴,須賠償10.5億美元;蘋果的專利訴訟案沒有無止息之日?這樣不停地打官司,對蘋果來說究竟是利或弊?

來看一段歷史故事吧。

很少有人知道Ashton-Tate這間公司,儘管它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技術公司之一;在早期的PC革命,1980年代中期,Ashton-Tate是比微軟更大、影響力更甚Lotus的公司。

Ashton-Tate有很多地方跟蘋果很像。這間公司主要依賴一項產品,並著手(和主要產品有關的)相關產品的研發;最後這間公司停止創新、研發,而開始依賴別人開發的技術賺錢,因為Ashton-Tate開始控告別間公司的產品,他們覺得那些產品跟Ashton-Tate的產品設計太像了。

聽起來跟蘋果的處境有些相像?

蘋果和Ashton-Tate最相似的地方是,他們在專利戰上都很積極努力地想要保護公司的產品,還有,蘋果和Ashton-Tate在創新方面似乎也都到達了顛峰和極限,蘋果在創新方面已有了頹勢;取而代之的是,收購別人的創新。

在蘋果和這麼多科技公司的專利戰下,已有人發現,每次蘋果上法院,就會有公司營運的風險,因為蘋果所打的專利戰內容有很多權利技術並不屬於蘋果,可是蘋果卻以專利技術來控告其他公司。

最後,蘋果的整個結構將很簡單地就被崩解,而且是因為本來就不屬於他們的專利技術而崩解。

但蘋果和Ashton-Tate比起來還是比較有優勢的:蘋果有錢,擁有充足的資金可以買下必須的專利技術跟技術認證。

所以蘋果目前有兩大風險:

  • 大部分的注意力從產品創新被帶到花錢的訴訟上

而可能為此,蘋果會更急於收購其他公司,因為迫切需要他們的技術

  • 蘋果將會輸掉目前所依賴的知識產權

Ashton-Tate當初針對使用類似其開發技術「dBase II編碼語言」的個人用戶和公司開始了一連串的訴訟,最後卻發現,一開始開發資料庫所使用的編碼語言是在帕薩迪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和政府所共有的;於是這間公司股票崩盤,在1991年歇業。

蘋果已走在相同的道路上。不幸的是,Ashton-Tate這間公司的歷史已被遺忘,而且Tim Cook可能也已經忘了這件事。

哲學家George Santayana曾說過:「無法記取歷史教訓的人將重蹈覆轍。(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就算外界都看好蘋果可以扭轉歷史,但還蘋果最好還是小心為上。

(資料來源:TechWeekeUrope UK;圖片來源:Dekuwa,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