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HTC 輸在「溫度」:從宏達電的衰敗看當代智慧手機的品牌策略

編按:TO 讀者 Daniel 針對 HTC 將主力移到中國,那還需要台灣人救它嗎?一文回應,投書內容如下:

今天搭捷運回家,在壅擠的車廂裡看到許多人拿著HTC 的ONE 以及Sensation,我偷偷觀察了一下,不管是功能、品質一點都不輸給蘋果與三星,但是為什麼HTC的銷售卻節節敗退,市值還因此蒸發8000億?這個曾經讓台灣驕傲的品牌,現在為何被大家罵到臭頭?

這不禁讓我想到一年多前,我在英國念書的情景:

2011年5月,這天是Asian food party,我跟香港、澳門的朋友打算煮些中國菜給歐美的朋友吃,按慣例我們會放些照片介紹自己的國家,當天我放了台灣國旗、阿里山日出,還有幾個台灣品牌,當然包括HTC、ACER 與ASUS,我很驕傲地跟大家介紹HTC 來自台灣,是台灣品牌,我內心滿是驕傲。

一年多過去,那些畫面還印在我腦海裡,但HTC卻面臨成名之後最大的挑戰。

  • 欠缺情感溫度 脫離使用者生活

這些年來HTC 出了不知多少隻手機,但是真正打響名號、砸出好業績的又有幾支?反觀蘋果的iphone以及三星的 galaxy s系列手機卻深深烙印在客戶的心中。

有人說台灣不可以老是用別人欺負我們來找台階下,我相當認同,只是我們卻不知道問題到底是什麼?從品牌的角度來說,我認為HTC 的產品訴求欠缺情感,並且脫離使用者的生活,這點深深反映在產品廣告上。

  • 回想第一次Face time

讓我們回顧一下iPhone 4S、三星S3與 HTC One的廣告,你會發現,iphone 4S 主打Siri生活幫手,而三星galaxy S3 則是主打人性化功能,都把產品帶進生活或融入感情,將手機與你我連結在一起。

iPhone 4S Santa Claus Ad(Siri):

Samsung Galaxy S 3 TV Commercial:

 
反觀HTC 的one 廣告,強調手機功能之際顯得太有距離感。試問從幾萬英呎的高空跳傘攝影同時拍照比較能感動你,還是用手機求婚可以感動你?

HTC One Advert:

 
我們再往前看一點,回到2010年的iPhone 4,電視廣告主打Face time拉近家人間的情感。大家回想一下,當你連通Face time時你有多興奮?當你拿到4s時,有沒有偷偷地問SIRI 白癡的問題?但是你拿到HTC One 時,會想去從高空彈跳看看到底可不可以攝影兼拍照嗎?

攤開三家手機相關報導,規格各有優劣,也都有產品負面新聞,而且專利官司也沒少過,但為何偏偏台灣的HTC 比較倒楣賣得比別人差?

當智慧手機已經進化到一定程度時,科技與規格已經不是重點了。

HTC只比別人少了點「溫度」。

(圖片來源:Johan Larsson,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