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將隨環境而改變對話和內容!BBC 「認知媒體」要讓觀眾的生活與媒體有更多互動

英國廣播公司(BBC)最近公開了他們早先透漏的一項互動媒體計畫「認知媒體」的展示,讓大家清楚知道,未來的媒體可以如何跟我們周遭的人、事、物做更多互動!

BBC 的研發部門於今年 2 月,在英國曼徹斯特一場關於數位創新及社群媒體的月聚會「SMC_MCR」上,透漏了一項其定名為「認知媒體」的互動媒體概念。該部門在前幾天終於展示了概念網頁互動影片《脫逃》(Breaking Out);該網頁動畫敘述了一位住在英國的女士因為被困在電梯裡,而嘗試透過電梯的語音系統向外界求救,進行了一段「脫逃」出她在心理上,被自己困在自己所處空間的對話與心路歷程。展示中,最特別之處是女主人翁和電梯語音系統的對話,都反映、透漏了影片觀眾當時所處地的真實情形,包括日期、天氣、所使用的社群媒體,及正在發生的其他時事,展示了 BBC 構思中的認知媒體;若觀眾正用英國,該動畫裡的對話內容都會隨著觀眾所處的地點而有所不同,更能對 BBC 的「認知媒體」有更深刻的體驗。

「認知媒體」的先驅,還包括 2010 年 Google 與加拿大樂團 Arcade Fire 合作製作的《無人市區》(The Wilderness Downtown),以及獨立製作的恐怖短片《拿起這個棒棒糖》(Take This Lollipop)。《無人市區》以 HTML5 繪圖技術,結合 Google Maps 的地圖和街景,在影片中呈現觀眾所住周遭;而《拿起這個棒棒糖》則在影片中,完美結合觀眾的 Facebook 資料,讓觀眾一步步發現自己已成為影片中主角的追殺對象…… (當菜編看到自己的照片和 Facebook 留言赫然出現在影片中,還真是嚇了好大一跳!)但 BBC 同時強調,他們的作品與觀眾的互動相較之下又更為細微,觀眾在聆聽動畫主人翁的對話中才會慢慢知覺,原來這些人物在討論的,是自己正所處的世界。

BBC 透漏的其他相關應用,還包括根據觀眾對電視節目的認知,而在影片中加入更多註解資訊,或是根據觀眾的喜好調整背景音樂等等….. 聰明的您,是否已經聯想到這些應用都可以跟商業廣告作結合?與我們分想您的看法吧!

↑ 《無人市區》中,搭配的視窗正是菜編的老家宜蘭的街景。

↑ 《拿起這個棒棒糖》的影片裡,主角陰險地瀏覽觀眾的 Facebook 留言,最後一幕的車內還赫然出現觀眾的照片。

(資料來源:The Next Web;圖片來源:BBC Research & DevelopmentThe Wilderness DowntownTake This Lollipop

 

想看更多 HTML5 的精彩應用?現在就購票參加本次 Startup Mixer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