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橘子聚光燈專欄
TechOrange 橘子聚光燈專欄聚焦於台灣新創團隊與服務,我們將透過這個專欄密切關注台灣新創團隊的趨勢與脈動,任何與新創團隊或服務相關的資訊,都歡迎來信 [email protected] 與橘子聚光燈專欄連繫。
關於 Pinkoi
Pinkoi 是個由 Peter、Mike 和 Maibelle 共同創辦的台灣設計師作品社群電子商務平台,2009 年開始籌備,2010 年底上線後立刻拿下台灣經濟部與資策會金網獎網路創新第一名金質獎,目前 Pinkoi 已擁有完整的金、物流整合,並有約 800 個品牌、近 5,000 名設計師在 Pinkoi 上,是個月交易量逾千筆的設計社群電子商務平台。
還沒走進 Pinkoi 辦公室,就已經從門外的塗鴉牆感受到 Pinkoi 濃濃的設計生活味道。線下的 Pinkoi 就跟線上一樣,每個角落都瀰漫著設計的感覺,對於美國與台灣兩邊文化在看待科技、設計、與生活三者之間的關係的差異,從美國 Yahoo! 回來的 Pinkoi 創辦人 Peter 深有體會。
在Peter的人生經驗描述裡,新創與科技重鎮矽谷裡,科技並不只有冷硬而已。科技與設計的距離很近很近,人們的生活裡,設計與美俯拾即是。想想 Facebook 或 Google 那令外人嚮往的辦公室,或是 Apple 在科技產品之上真正風靡市場的設計風格,科技與設計一直都是相輔相成,這讓生活在其中的 Peter ,一直以來也都維持著生活中有設計,設計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但在台灣就不是這樣了。回台灣後 Peter 不僅發現科技與設計之間有著遙遠的距離,台灣的獨立設計師,更是很難在通路當道的環境下生存。通路高達60%的抽成,現實的拆帳模式讓許多好的、有潛力的獨立設計師,可能在為作品尋找曝光與販售機會的過程中,因為負擔不起成本,作品就直接被宣判死刑了。
「這些作品應該要有個更好的方式被看見,受歡迎與否是其次,重要的是設計師將有一個更自由的發揮平台,」Peter 直言 ,Pinkoi 的目標就是一場通路的革命,而在這場革命中,科技在背後扮演著極關鍵的角色。
Pinkoi 的通路革命:立足在地,放眼國際
理想很大,但要做並不容易。台灣的科技圈與設計圈距離遙遠,像火星和水星一樣毫無交集。「介紹我自己是做網路寫軟體的,設計師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那關我什麼事?」Peter創業初期,光是跟設計師解釋網路技術為什麼有潛力改變這個產業結構,就已經耗費大量精神與時間。
不過,一旦取得設計師信任,被壓抑的創作能量和商業潛力就快速迸發。
Pinkoi 在團隊四處走訪大小設計圈場合的努力之下,平台上已經有多達 800 個品牌,近 5,000 名設計師,在去年完成線上刷卡與 7-11 iBon 的金、物流介接後,Pinkoi 流量明顯地迅速起飛,自今年 1 月份開始每個月不僅流量都呈現翻倍成長,單月線上交易筆數也都已經有逾千筆的表現。
在合作模式上,Pinkoi 透明公開的 9/1 拆帳,9 成獲益都回饋給設計師的方式,已逐步在台灣設計圈內發揮影響力;在平台機制上,Pinkoi 建立了設計師與消費者之間直接的連繫管道,每一個消費者都可以在 Pinkoi 上找到自己所買作品的設計師,也有客製作品的服務,瞬間拉近了設計師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同時也拉近了台灣設計師邁向國際市場發展的距離。
Peter 表示,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在 Pinkoi 上的設計師,因為網路而受到海外買家的關注,從美國、加拿大、日本、澳洲、馬來西亞、到瑞士,Pinkoi 團隊開始接到設計師們關於與國外買家接觸的回饋,「很多設計師根本沒有想過,他們的作品會有機會賣出台灣,Pinkoi 上有些設計師平常的職業是護士、老師、建築師等等,設計只是他們的興趣,銷售這些設計品原來就不是他們的本業,更別說是要賣到國外去。」
於是, Pinkoi 不僅開始兼做設計師們的海外商務顧問,更將 Pinkoi 國際版本視為接下來的發展重點。
Pinkoi 的科技靈魂:沒有科技,就沒有實現革命理想的 Pinkoi
雖然每天都跟設計師打交道,Peter 不斷提到科技在其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因為沒有技術的支援,就沒有可能實現Pinkoi要為設計產品供應鏈帶來革命的理想。
一個月交易筆數上千的電子商務平台,背後要處理的金流資訊複雜程度超乎想像,這項大型公司需要一個財務部門來負責的任務,Pinkoi 花了兩個星期,完成一套自動化作業系統,將人為操作的需求降至最低,現在 Pinkoi 的金流作業幾乎不需要人為的參與,從帳務系統、匯款給超過800不同的設計師等,全部都不需要人為處理。
要做到一個優質的電子商務平台,光只是進行商品的交易還不夠,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更是絕對不能放手的功課,大至消費者行為的分析,小至各種商品受歡迎程度的演算,要能做到一個受使用者愛戴的服務平台,買賣東西還只是最基本的。
系統要滿足上述所有需求,複雜度與難度之高,有一點電子商務經驗的人大概都體會過,在美國矽谷扎下的深厚技術實力,是Pinkoi快速站穩腳步的根本。
深受在 Yahoo! Answer 時期經歷的影響,對於創業,Peter 說:「就是做一件事來改變過去做事的方式。」Pinkoi 的通路革命,不就是這樣嗎?!
不到兩年的時間,Pinkoi打造目前台灣最大的設計商品網站,累積八百多個國內外的設計品牌,五千多位駐站設計師。讓台灣本土設計師,找到創作與販售的平台;讓消費者,擁有宛如來到紐約蘇活區的體驗。Pinkoi相信,設計應該回歸生活,帶給生活中不同的品味與幸福!
資本額:500 萬
成立時間:2011/05
師封閉測試
2010.09 Pinkoi網站 Beta 公開上線
2010.09 第一筆來自台灣的線上交易
2010.10 第一筆來自美國的線上交易
2010.11 獲得2010金網獎 網路創新
金質獎第一名
2010.12 第一筆來自英國的線上交易
2010.12 第一筆來自香港的線上交易
2010.12 參加第八屆 台灣設計博覽會
– 設計玩家館
2010.12 參加美國舊金山
Renegade Craft Fair展
2011.01 入駐資策會科技服務大樓及
資策會軟體網路培育平台
2011.02 TAIPEI TIMES專訪
2011.06 國際英文科技媒體
Technode 專訪
2011.07 蘋果日報全頁專訪 –
出賣好設計 – 網路平台熱血行銷 台灣創作發光
2011.11 TAIPEI TIMES
– Local Flavor – Holidays Gift Guide
2012.02 Shopping Design 專訪
– 三個科技人串起的設計大夢
2012.03 天下雜誌 專訪
– Pinkoi 買.賣.品味台灣好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