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加入 Google Art Project 線上展現藏品風華

Google 去年二月與世界各地博物館、美術館、藝廊合作的藝術計畫網站,已經在 4/3 邁入第二階段,合作的範圍增至 40 個國家、151 個文化機構,共有三萬件文物、藝術品。今天國立故宮博物院與 Google 特別針對媒體舉辦發表會,宣布故宮與Google Art Project的合作細節。

故宮在去年開始與 Google Art Project 合作,提供精選 18 件文物的精緻內容,包含著名的「翠玉白菜」、「毛公鼎」等,內容已經在 4/3 上線。值的一提的是,Google 在大中華地區首度使用街景小推車(Trolley)拍攝故宮常態展覽的區域,讓所有人都可以透過網站從大廳到個常態展覽區,用滑鼠逛故宮。當室內街景出現「+」符號時,該物品即為 18 件精選文物之一,可以點選仔細觀賞細節。Google Art Project 目前全球共有 46 個展館具有室內街景的拍攝內容。

由於是大中華地區首次使用街景小推車,Google 將小推車推入記者會場中供媒體拍攝。根據 Google 街景專案人員表示,故宮室內街景的拍攝僅費時三小時,但後製時間長達數個月。街景小推車構造可以說是街景拍攝車的濃縮,一樣具有多鏡頭、全視角的攝影頭、電腦、儲存設備及蓄電池等。街景專案成員表示,街景小推車開啟後,只要適當移動即可,不用控制快門等拍攝問題。

室內街景拍攝不像在室外可以接受 GPS 訊號,筆者特別詢問台灣街景專案主持人羅永杰室內如何定位,他只有神祕的表示有多種室內定位技術可以使用。依據小推車的構造來看,筆者猜測小推車上可能具有陀螺儀或雷射、超音波測量儀器。

此次 Google 也使用超高解析度的攝影技術 Giga Pixel 拍攝 [宋代 趙昌 歲朝圖],全圖由 460 億畫素構成,可以放大畫作仔細觀察細節如畫法,甚至可以看到畫布的纖維。

除了原有的室內街景及超高解析度影像之外,新版本的 Google Art Project 網站新增加數種功能,例如以地圖模式看世界有哪些單位與 Google 合作,當使用者看到喜歡的文物,可以將其加入「我的藝廊」,以便集中觀看自己喜好的文物,更可以加上各種註解。使用者也可以透過 Google +、Facebook、Twitter 等社群網站分享自己喜愛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