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的結束:人工智能之父、LISP 語言發明人 John McCarthy 過世

10 月對計算機科學界而言,真的是再悲傷不過的一個月份。

C 語言之父 Dennis Ritchie 才過世半個多月,今天稍早網路圈又傳出LISP語言發明者、人工智能之父 John McCarthy 過世的消息,直到 10 個小時前,McCarthy 服務的史丹福大學工學院終於在推特上證實

不幸地,我們已經證實,McCarthy 已經在 10 月 23 日過世。

1927 年出生,McCarthy 在普林斯頓大學師承著名數學和經濟學家 John Nash(電影美麗境界主角)。在普林斯頓拿到博士學位後,在幾個知名大學任教過,之後就一直在史丹福大學任教直到退休。

McCarthy 是第一個提出人工智慧概念的學者,他在 1955 年召集達特矛斯會議,並在會議上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慧」的概念,1960 年在麻省理工學院時,他發明 LISP 程式語言,也是第一個函式型程式語言,因為 McCarthy 本人致力於人工智慧研究,LISP 語言也較常在這個領域中被廣泛使用。

從 McCarthy 開始,我們才開始思考運用計算機程式語言的編寫,創造出能夠自行解決問題、自行學習的程式系統,計算機科學也進入全新的境界。McCarthy 認為,如果機器可以可以執行工作,那麼我們就可以運用程式語言來讓電腦像機器一樣的運作。他相信,人工智慧應該要著重在互動,例如,現在最熱門的 iphone 4S Siri 智能助理,就是在這樣的思想脈絡下一路傳承而發明的產品。

1972 年 McCarthy 獲得 Turing Award,而前一年,Ritchie 才剛發明了 C 語言,一直要到 12 年後,Ritchie 才有機會追隨 McCarthy 的典範步伐,也獲得這個「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

從 Jobs 到 Ritchie,再從 Ritchie 到 McCarthy,短短一個月內,科技界隕落幾位對世界影響廣泛的哲人,我不禁要感嘆,這或許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從死亡到重生,我想我們也正在見證一個新的時代開始。

(資料來源:wikitwittertechcrunch, 圖片來源: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