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父母親過得特別辛苦,不是嗎?一方面,網路帶給家長極大的方便,終於使在家工作變得可能,一邊維持家計一邊照顧小孩不再是夢想;另一方面,由於網路「持續連結」的特性,卻又讓家長與小孩相處的品質大打折扣。

美國前陣子發生的家庭悲劇,或許過於極端,但恰恰好說明了現狀:一名 13 個月大的男童死在澡盆中,因為媽媽沉迷於 Facebook 遊戲裡。過去,忙碌的家長被手機及 Email 追著跑,現在又面臨 Facebook 、 Twitter 的誘惑,該如何取得平衡點?

如果你已為人父母,如果你將成為新手爸媽,如果你爹娘的魂魄剛好被社群網站勾走,讓你成為「 Facebook 孤兒」,或者你的兒女成天掛在網路上不跟你講話了,現在快來看看這有用的 4 堂課,協助你高唱我的家庭真美滿。

  • 遊戲經驗分享

你知道你小孩最近在玩甚麼遊戲嗎?開心農場?歐買尬。過去的單機遊戲、網路遊戲造成親子間感情的疏離,但現在時代不同了!

社群媒體的興起,最棒的一點就是「分享及互動機會增加」。陪著你的小孩玩他正在玩的遊戲,將遊戲策略、挑戰及應用的討論帶入日常生活中,進而增加親子互動的機會。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親子間關係更加親密。

  • 設定親子對話時間

在過去,小孩最深的恐懼就是與父母親的交談總是被突如其來的電話、簡訊給打斷;而現在這個與網路全時連結的世界中,又有了新的誘惑:社群網站。

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與社會專家 Sherry Turkle 建議,最佳的解決方案就是父母一回到家裡,立刻關掉手機,讓你的孩子知道父母的注意力全神貫注在他們身上;若無法徹底執行,至少每晚也要設定 2 個小時沒有電話、簡訊、 Email 及網路干擾的親子對話時間。

  • 上床前提早關電腦

近日來社群網路的風起雲湧,我們越來越需要彼此間的連結;但一份由國家睡眠基金會的報導指出,不管是成人或幼童,直到睡前才關掉社群網站,對於睡眠品質的影響甚鉅。事實上, 63% 的美國民眾表示他們的睡眠總是不足。

造成睡眠品質不好的部分原因是電腦螢幕。哈佛大學醫學院專門研究睡眠醫學的 Charles Czeisler 博士解釋:「接近睡眠時間的過程中,若持續暴露在人造燈光下,將影響促進睡眠的荷爾蒙『褪黑激素』生成,進而打亂人體規律的生理時鐘,更難進入睡眠狀態。」

建議:與你的小孩在睡前一小時關掉電腦、遠離科技,選擇桌上遊戲、閱讀或其他活動。擁有良好的睡眠,讓你天天精力充沛,家庭關係自然好。

  • 開始一個親子網路協作計劃

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與你的孩子開啟一個網路專案,可以是建置網站、或設計一個遊戲,或任何讓你的孩子覺得他在計劃中佔有重要角色的任務。

這樣的活動,可透過科技帶來經驗與學習,更重要的是親子間分享的過程。不管是家長或孩子兩方,都可透過雙邊的互動增強並平衡親子關係。

此外,對於小孩而言,每天待在電腦螢幕多久才恰當?美國小兒科學會建議,每日兒童觀看電視、電影及電腦遊戲以不超過一至二小時為宜。

當然,家長們或許覺得時間再長一點也無所謂;畢竟誰都不知道孩子的未來是甚麼模樣,唯一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一定比現在更科技化。

在科技使用與生活品質間取得平衡一點也不簡單,事實上,不管是誰都無法做到一百分,以上幾個建議也只是通則。各位讀者有甚麼獨門訣竅嗎?

(消息來源: Mashable 、 圖片來源: FounderStanding 、  Mash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