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日上午,立法院召開「立法院修憲委員會公聽會」,邀請學者、民間團體,針對 18 歲公民權修憲案提出建議,提案修憲立委也出席發表意見,只有國民黨黨團委員全體缺席。

由於依《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例》規定,修憲案成立的要件是經立法院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只要國民黨團拒絕參與,修憲就不可能完成,讓與會學者悲觀感嘆「修憲時刻可能消逝」。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後簡稱青民協)理事長張育萌表示,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從2005 年開始倡議修憲,讓年滿 18 歲青年可以行使投票權,倡議迄今 17 年來,依內政部戶政司統計,每年不重複 18、19 歲人口,累計有 900 萬名青年錯過行使投票權的機會,他呼籲國民黨團不要杯葛修憲會議,繼續剝奪台灣 18 到 20 歲青年的公民權。

張育萌進一步分析,台灣國會議員、民代等平均年齡為 50 歲至 60 歲,這些「資深公民」未必能做出符合年輕世代的政策與建議,因此他主張除了下修投票年齡至 18 歲之外,《中華民國憲法》第 130 條規定的「年滿 23 歲者,有依法被選舉之權」也應同步下修至 18 歲。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陳志華形容,憲法如建築架構,隨著時空環境變化,需透過修憲、司法解釋、立法等方式,讓憲法成長。他盤點朝野立委所提出的 75 項修憲提案,與「18 歲公民權」相關的就高達 16 項,屬於各黨團高度共識的議題,假使其他修憲案仍有爭議,至少先讓這項朝野有共識的議題先通過,「讓修憲有差強人意的成績。」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蘇彥圖分析,根據目前朝野所提出 75 項修憲提案中,最具共識除了 18 歲公民權之外,「縮短總統交接任期」,將 4 個月縮短為 2 個月,也是民進黨與國民黨有共識的修憲提案,一來讓國會、總統選舉同步運作常態化,二來也可以縮短憲政危機。

對於國民黨的缺席,時代力量王婉諭發言譴責國民黨,「修憲是國家重要議題,需要朝野各黨好好討論,國民黨杯葛的惡劣做法,違背人民誠信與期待。」王婉諭指出,時代力量提出修憲除了 18 歲,也提出廢考監、下修修憲門檻,但願意為了優先處理 18 歲公民權,暫時擱置另外兩項提案。

民進黨修憲委員會召委管碧玲表示,本次修憲 4 個政黨不約而同提出 18 歲公民權,國民黨是否能理性地走向政黨合作這條民主路線,將是決定「憲法時刻」能否啟動的唯一因素,也將決定讓 89 萬 5942 位青年公民(2024年前,18、19歲人口統計)是否能擁有公民權。

「請找回政黨的良知!」管碧玲向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主席喊話,去年 11 月 4 日,朱立倫親自主持國民黨修憲小組會議,然後在 11  月 11 日到立法院國民黨黨團會議確立修憲四大主張,並於 11 月 29 日將修憲版本送進立法院,「修憲的發展是朱立倫自己建立的框架,要為自己的框架負責!」她說。

針對管碧玲的喊話,國民黨回應指出,修憲進度需要通盤考量,朱立倫所提出「憲改四大主軸」,不僅「18歲公民權」,還有「環境權入憲」、「恢復閣揆同意權」與「動物保護權入憲」,這些都是我國邁入下一個世代重要的議題,民進黨應該對這些重要的先進政策立場表態,不應以己身喜好挑案,也不應只著重單一修憲主張。

推薦閱讀

【跟芬蘭、以色列學習「未來委員制」】她擋下高速公路延伸案,因「這是20世紀的解決方案,無助於低碳」

【下一代的共同價值】讓拜登爺爺告訴孩子們:為何民主既脆弱又不完美,我們還是要珍惜?

丹麥穩坐最幸福國家寶座,「hygge」慢活哲學從國民骨子裡推進低碳幸福感!

更多今周刊好文章

4 大公投案「不同意票」多過「同意票」傳達出 4 訊息!蔡英文:台灣人民希望走向世界

「欸大人我要投票!」青年上立院爭 18 歲公民權 要在這屆就實現

為何台灣每年交通事故傷亡達50萬人? 「大家都檢討三寶,真正問題絕對是荒謬道路設計!」

(本文經 今周刊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國民黨缺席修憲公聽會 民間團體批一黨卡 89 萬青年公民權〉,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