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 導讀》: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張顯耀一案?去年八月,時任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被控洩密,昨日此案以不起訴處分做結,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因無法認同,決定請辭;而司法也大大打臉當初以「共諜」來形容張顯耀的執政高層。話說遠一點,以現在的台灣來說,你認為還有需要政治「共諜」嗎?
「共諜」的概念,今天只存在軍事領域;在政治領域,台灣沒有共諜。道理直接而簡單:不需要。
中共在台灣不需要刻意收買或培植政治諜報人員的理由如下。
其一,台灣政壇的政治秘密,通常自己就會爆料,不需要挖掘。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名嘴分析,比起諜報系統的分析還要徹底。中共的對台系統,人數龐大,至少有 20 萬人,在各地台辦主任的辦公室內,固定訂閱台灣媒體,電視屏幕上播放著台灣各個電視台的新聞和評論節目,資訊的吸收不下於台灣的記者。
其二,中共的互聯網「輿情系統」已臻化境,只要在互聯網的大數據分析之下,全國何地會發生群眾事件,大約多少人,會持續多久,事前都能掌握。料想,這一套功 夫必然也用於台灣,只要對台灣的各個網站海量跟蹤,瞬間就能整理出任何政治事件的「解密」。如若將來掌握手機信息,還可以很容易歸納出社會各個階層的「意見領袖」是誰,他們對政治又持何種看法。
其三,台灣政界、學界、商界、企業界,想要親近中共的人比比皆是,只要觀察一下會議餐會中台灣人對中國到訪人士的「哈腰率」就可明白。他們都會主動提供對政治形態、事件的看法。藍的、綠的,都在中國跑生意、拜訪涉台單位、上媒體。幾年前,維基解密所 揭露的台灣人士以接受美國在台協會的訪談為榮,深怕美國人不知道自己在台灣的份量,同樣的情況正發生在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之中。只是維基解密拿不到中國內部文件,但料想這種報告的總厚度已經超過台灣海峽的寬度。以去年馬王政爭為例,事後中共代表密訪台灣與各方把酒言歡,幾輪下來,「洩密」的藍的、半藍的、綠 的、半綠的,人還嫌少嗎?
其四,也是最根本的,在以上三個條件之下,台灣的政治鬥爭,在經歷過大江大海的中共眼中,不過是小伢兒的辦家家酒。台灣的政壇,經過老國民黨的調教,的確傳承了中國的傳統複雜鬥爭形態,然而到了今天,只能說是「有形無神」,內鬥頗內行,但外鬥功夫卻一塌糊塗。以老 手的眼光看,不過是家家酒,什麼菜色都有,但什麼都不像樣。想想,一個滿漢全席的主廚,看到伢兒們辦家家酒,還需要收買伢兒問下一道菜是什麼嗎?
與中共談判,台灣是「魯班門前弄大斧」,已經沒有底線機密可言。有個笑話,某人半夜被賊驚醒,不禁哈哈大笑,說老兄不用翻了,我白天翻了一天都找不到值錢的東西,你半夜還翻得到啊?對台灣,中共不用派賊來,台灣人士早就自動把值錢的東西搬到屋外擺地攤了。
關心台灣的人,千萬不要費力氣抓政治共諜,那只是一種意淫,不如把精力花在推動一切透明化之上。這幾年來,中共唯一沒事前掌握到的「台情」,就是 318 太陽花學運,因為那是台灣政壇人士也給不出的秘密情報。
(本文獲作者范疇授權刊登,轉載自蘋論陣線 – 台灣沒有政治「共諜」,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