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輕羅小扇抓書蟲~閱讀就是張著眼睛做夢。一起分享一個句子、一本書、一個作者、一段書蟲評論。我們要抓到很多書蟲坐在一塊啃書,啃食文字裡的經典不朽和新鮮知識~啪(一個抓到書蟲的狀聲詞概念 lol)
今天要介紹的書是:《教育應該不一樣》
一、為什麼我們推薦這本書?
2010 年,嚴長壽和主掌台灣教育未來的部長談台灣教育無用,做了一次「豬頭」(豬頭是本書作者嚴長壽與好友常常看到時政方向偏差,知其不可為而仍然設法提出建言,事後卻如夢初醒的自我調侃用語)。一年後,就算明知道未必可以有所改變,但帶著天生的社會使命感,嚴長壽決定再做一次豬頭,出版《教育應該不一樣》,
這本書出版一段時間了,但它還依然常駐在網路書店的銷售排行榜上。從孩子教育的啟蒙者 ── 家長開始談起,學校老師的教學方式、年輕人的未來可能、社會高學歷通膨的情況、技職教育的問題,到政治,這本書全都囊括了。那些問題之外的解決之道,就跟著我們一起在書裡找答案吧!
二、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身為孩子的父母,你應該要看看本書的第一章「醒醒吧!家長」,那幾段《孩子謝謝你 ── 一個父親的懺悔》節錄文字,絕對能讓每個成績至上的家長醒悟。身為年輕世代,正在念書或剛出社會的朋友,第三章的「年輕朋友請走一條追尋自我天賦之路」都應該好好讀過,你會發現,世界其實沒有你想像的糟。
三、推薦指數:★★★★★
- 本書書摘:〈年輕朋友請走一條追尋自我天賦之路〉
蘋果電腦的創辦人賈伯斯曾經說過:「生命短暫,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陰影裡;不要被教條所惑,盲從教條等於活在別人的思考;不要讓他人的噪音壓過自己的心聲。最重要的,要有勇氣跟著自己的內心與直覺。求知若渴,虛心若愚。」年輕人要清楚自己的志向,不讓他人的噪音壓過自己的心聲,往往是一條曲折離奇的路,人人天賦各異,要找到每個人「最優」的才智,是必須經過一段試誤(trial and error)的艱辛過程。
英國著名教育改革家羅賓森(Ken Robinson)曾提到一種「歸屬於天命」的狀態,他是這麼說的:「歸屬於天命,有跡可循,最明顯的就是自由與踏實的感受。當你從事自己熱愛又擅長的工作,才可能覺得活出了真實的自我,成為你理想中的自己。你覺得自己做著天生該做的事,也成為你天生該成為的人,這就是歸屬於天命的狀態。」換句話說,也就是以「最優」的方式,運用你與別人不同的特殊才智,達到天賦自由。
但我們常常提到「讓天賦自由」,我很擔心這會造成一種誤解,以為找到「天賦」你就自由了,可以放羊吃草、閒散度日了。天賦,不是偷懶藉口,沒有一個天才可以光靠天賦扶搖直上。正好相反,天賦是由一種不得不然的熱情所驅動,你熱愛一件事,熱愛到足以打死不退,全身有一股強烈飢渴往前追尋的力量。因此,我必須強調任何天賦都需要回到「紀律」的堅持上。
沒有紀律,就沒有永恆。著名的舞蹈改革家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就說:「一個人真正開始跳舞之前,要花上十年的時間學習基本功。真正的創意其實需要技巧、紀律和訓練,天賦才能也是如此。唯有不斷的訓練,才能達到最佳狀態。」
曾經拿過五次溫布敦冠軍、兩次美國網球公開賽冠軍的網球女將維納斯.威廉斯(Venus Williams),在最近一次訪問中對年輕人說:「再也沒有任何事情比得上鞭策自己在身體上、心智上和情感上,追求更高的突破目標來得有意義。」
- 走一條人跡罕至的道路
天賦需要鞭策,需要有意識、有方向的操練,以追求更高的突破目標。有時候,我得說,這種心理狀態跟生理年齡沒有必然關係,而跟你如何定義自己的生命有關。我很欣賞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的看法:「當你有信念時就年輕,當你有疑慮時就老了;當你有自信時就年輕,當你恐懼時就老了;當你有希望時就年輕,當你絕望時就老了。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錄音房,只要它收到的是美麗、希望、喜悅和勇氣的訊息,那麼你就是年輕的。而當你的心中只是布滿悲觀與憤世嫉俗的冰雪時,那麼你就將老去。而這時,就如同歌謠一般,你正漸漸消逝。」
美國名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Lee Frost),有一首常被引用的名詩「未曾踏足之路」(The Road Not Taken),講的是關於生命的「抉擇」,或許正是勉勵年輕人未來的一首詩,它的最後幾句是這樣寫的: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樹林裡岔出兩條路,而我—
我選擇了人跡罕至的那條,
也造就我截然不同的人生。
我想把這些詩句送給我們的年輕人。談到教育問題,我必須指出最關鍵的還是在年輕人。過去那種考上好大學,就能進入大公司或公家機關工作,從此過安心穩定生活的時代早已經結束了。年輕人不能靠別人打前鋒,自己動都不動,年輕人要有自己的主張、自己的判斷,發掘自己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初衷,這樣才能激發自己無可救藥的熱忱。
當你走上這條他人無可取代的道路時,那種追尋自己的強大飢餓感,將會是你最好的老師。只有專注和熱情,生命的火光終會帶領你穿越人生的迷霧。
– 文字摘自《教育應該不一樣》
- 關於本書作者嚴長壽:
三十六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歲時,跟隨家人到台灣。
二十八歲當上美國運通總經理,三十二歲成為亞都麗緻飯店總裁。但是,自從踏入美國運通,便把「以觀光旅遊讓台灣和世界交朋友」當成一生職志,直到今天,初衷不變。因此,他積極參與台灣的觀光國際事務,從組團到國外推廣,到參加亞洲旅遊協會、美洲旅遊協會,擔任世界傑出旅館系統亞洲主席、青年總裁協會世界大會主席、台北燈會主任委員、中華美食推廣委員會主任委員、台北旅展主任委員、觀光協會會長,等等數不完的分外工作,無怨無悔。
(資料來源:天下文化,圖片來源:Madhavi Kuram,CC Licensed)